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拿着烙铁带着老伴 69岁大爷环游全国展示非遗绝技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12-21 14:36:00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地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现代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一门艺术形式。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生产。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69岁的张居常老人已退休好些年了,退休后把所有心思都用在父亲教他用烙铁在葫芦作画上。这些年来,一共卖出2000多个,收益达10多万。由于张居常这项手艺在全国都少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居常为了更好的宣传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全国各地只要哪里有需要就带着老伴走到哪里。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