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 呼和浩特小学生课堂上戏曲课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12-06 10:50:00
12月5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在当地一所小学举办“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小学生们近距离观看了晋剧表演,聆听了戏曲知识讲解。
晋剧就是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也被称之为中路梆子,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晋剧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立档保存、创作研究、加强传承、实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的原则和目标。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月5日,演员展示晋剧中人物的姿态、动作。当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在当地一所小学举办“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小学生们近距离观看了晋剧表演,聆听了戏曲知识讲解。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