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民族英雄刘永福:援越抗法、保台抗日事迹彪炳史册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10-11 10:53:00

  10月10日,刘永福纪念馆在广西钦州开馆。纪念馆与刘永福旧居一起对社会免费开放。刘永福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其援越抗法、保台抗日的事迹彪炳史册,令人景仰。今年是刘永福诞辰180周年,当地官方组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弘扬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爱乡爱民情怀。

  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祖籍博白东平,清末民初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台湾民众公推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唐景崧内渡后,同年6月刘永福被公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继续领导台湾民众抗日。1917年1月病卒于钦州。

  刘永福的事迹和精神为全国人民世代铭记、传承,曾被选入我国中小学历史教材,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景仰。在中小学历史教材里,“刘永福”这个名字与黑旗军、中法战争和保台抗日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入台,与台湾义军联手共同展开对日军的反抗和打击。在台湾,刘永福率军毙敌伤敌30000多人,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在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史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临终遗言

  予起迹田间,出治军旅,一生惟以忠君爱国为本。无论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图报称。故临阵不畏死,居官不要钱,虽幸战绩颇著,上邀国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职,居武臣极地,亦可谓荣矣。然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现今国事日危,外强虎视,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计,任选贤将,练兵筹饷,振起纲维,各省督军不知和衷共济,竭力为国,以救危亡,因循坐误,内乱交作,蛮夷野性,必乘机入寇,割据瓜分,亡国奴隶,知所不免。吾今已矣,行将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统师干,削平丑类,以强祖国。儿曹均已成立,各宜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投军报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若不能见用于时,亦宜将于之遗嘱,遍告当轴名公,求其人告大总统,务以尊贤任能为急务。远小人,贱货色,严边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揽智谋健将;惜民力以裕财源,养民气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则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围而不敢抗。如是,则国基巩固,国势富强,吾虽死,九泉之下,亦将额首而颂太和。

10月10日,观众在刘永福纪念馆参观。当日,刘永福纪念馆在广西钦州开馆。纪念馆以文物、浮雕、图片等形式展现了民族英雄刘永福的生平事迹。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