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两岸百名诗人相约秭归吟诗唱和缅怀屈原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09-14 09:24:00

  9月13日下午3时,在屈原故里秭归县,屈原艺术团专职歌手周玉演唱的一首《邀你到秭归》,拉开了“诗在民间”——屈原楚辞吟唱会活动的帷幕。

  诗人李元胜朗诵的《过张北镇》,台湾诗人古月的《水乡》,郑英娥等朗诵的《新橘颂》(组诗四首联诵),诗人大解的《风来了》,诗人郑小琼的《鸟》,诗人刘年的《写给儿子刘云帆》,秭归诗人向清德朗诵的屈原作品《橘颂》,郑承志、郑艳丽朗诵的屈原作品《湘君》、《湘夫人》等依次与观众精彩亮相,他们深情的朗诵或吟唱好似徜洋于古诗文的长河中,充分再现了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髓。

  秭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巴楚文化的交汇点,诞生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走出了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孕育了革命先驱夏明翰。秭归文化灿烂,举世闻名的屈原文化、舍家为国的移民文化、丰富多彩的峡江文化以及独特的巴楚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为秭归文艺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每一位诗人都有“屈原情结”,屈原的诗篇《楚辞》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所以亲近屈原,也是亲近中国文化。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说,“蓝墨水的上上游就是秭归”。这是对屈原故里秭归做出的最新、最准确的文化定位。

  两千多年来,秭归人民除了以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缅怀屈原外,还年年举办盛大端午诗会,用充满激情的诗篇怀念和颂扬屈原,至今已连续举办35年,诗歌已成为秭归的重要文化标识。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