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09-07 15:19:00

  9月7日,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的中华慈孝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体现了“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体现了人类跨越阻隔、交流互鉴的胆识和毅力,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交往历史中写下重要篇章。2100多年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遣臣子相继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亚、欧、非三大洲的众多国家联系起来,丝绸、瓷器、香料络绎于途。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世界和中国又站在一个崭新的战略关口。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追求,“一带一路”新倡议也被赋予新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作用,就能把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古代中国许多科学文化创新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的一些现代科学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软”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

   

  9月7日,参会嘉宾正在进行沙龙对话。当日,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的中华慈孝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