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高士涛: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向心力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9-09-23 14:35

  

  【编者按】共祭先师,传新时代文明。今年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0周年,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的2019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将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上午8点30分在中国孔子网、孔子网APP和官方微博准时开播。届时,海内外近20所文庙、儒学机构的祭孔直播信号将汇集直播间。在活动前夕,中国孔子网特地采访了河北省儒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士涛,作为祭祀礼仪方面的专家剖析了祭孔的意义和作用。

  高士涛,著名书画家、河北省儒学会常务副会长。近年来,高士涛先生致力于儒学的研究和推广、主持正定文庙的祭孔工作。正定文庙释奠礼于2005年恢复举办,是河北省内文庙恢复最早的祭孔礼仪活动。正定文庙释奠礼的特点就是按照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较为严谨地去实践传统礼仪。

  在每年春秋两次释奠礼而外,河北省儒学会近年来每年还结合时代精神举办一次河北儒学论坛,同时面向社会举办周日儒学公益讲座,开展慈善扶贫活动以及相关艺术联谊活动等等。

  

  正定文庙祭孔现场

  问: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古代,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现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家文化是至圣先师孔子“述而不作”继承并传承至今的源自于尧帝、舜帝、禹帝、汤王、文王、武王、周公等等中华民族的先祖圣王所开启的中国文化。柳诒徵先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因此说,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谓是亘古一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孔子和儒家文化滋养和抚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诸如: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本、德政、仁爱、孝悌等等诸多儒家文化和思想,无不渗入到中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于今而言,儒家文化更“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曾总结到: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所以,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在古代、现代乃至将来,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历久而弥新的源头活水。

  问:祭孔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在现在社会为什么还依然祭孔?祭孔对于推动新时代文明传习有哪些积极作用?

  祭孔礼仪是尊师重教的礼仪、是传承文脉的礼仪。在古代是国家每年都要举办“国之大典”,全国各地上至京城孔庙、下到府、州、县的文庙儒学等等都要同时举办春、秋释奠礼,由当地最高官员主祭,全城大小官员都要一起到文庙祭拜献礼,这是对文化的礼敬、尊重和传承。尤其在信息繁杂、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纪念孔子、文化寻根,做祭孔礼仪活动,其意义则更为深远:

  一是延续中华文脉。古代文庙是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的高地和中华文脉传承的圣地,古代庙学合一,文庙和儒学(学校)一体,古代士子都要在这里学习五经四书、经史子集,以及礼、律、书、乐、射、算等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然后再走向社会,报效国家。文庙每年举办春秋两次大的祭孔释奠礼,老师、学生们都要参与,共同致敬大成至圣先师。祭孔释奠礼是传承和延续中华文脉的具体体现,古代如此,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也是如此;

  二是普及礼仪教育。现在保存并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礼仪并不多,规模较大的传统礼仪则更少。祭孔释奠礼可以说是目前仅有的规模较大的中华传统礼仪活动,而且礼、乐、歌、舞等各种传统礼仪形式都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中华雅乐八音俱全,非常地全面,可以说是传统礼仪的集大成者,更是传统礼仪的活化石。所以,我们通过举办祭孔礼仪活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能使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礼仪的教育;

  三是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恢复、举办、参与和观瞻祭孔礼仪活动,使人们现场感知中华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华文化文脉的源远流长,感知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为什么是“礼仪之邦”,由文化认知而文化认同,由文化认同而文化自信,明白文化所自,明白民族所本,这样才能使我们国人站正位置,立定脚跟,看准方向,信念坚定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问:现在全国各地逐步恢复祭孔活动,祭孔形式各不相同,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国内各地文庙、或是学校等机构都在每年9月28日或前后几天,举办相关纪念孔子的礼仪活动,有的规模大一些、有的规模小一些;有的是传统形式、有的是现代形式。应该说都是可以的,因为毕竟各地自身条件和所具资源不同。“礼者,敬而已矣!”能体现出参礼者的诚敬之心即可。

  以文庙而言,应当还是以传统释奠礼形式为好,因为这样更有文化传承和仪式感。目前国内外儒学界均一致以明代释奠礼礼仪为尚,这是普遍共识。文庙祭孔礼仪所用的服装、祭器、乐器等也要符合规制,即便有的文庙条件不具备,也要慢慢地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到传统规制上来。

  做传统祭孔礼仪,要中规中矩,尽量地按照传统释奠礼文献记载去做,尽量地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去做,不能什么都创新,更不能自作主张的擅自修改。在古代,祭孔释奠礼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礼仪、音乐、佾舞等等都是国家定制,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自己制定和修改的,那是不允许的。

  祭孔礼仪需要的梁冠服装,做工不能粗制滥造,更不能随便穿几件不合规、不合身的汉服参与礼仪。穿戴传统服装,一定要昂首挺胸,穿出传统士子的气质出来。传统服装制作要符合传统服装制度的要求,尺寸、颜色、材质等要合乎规矩。条件不足,服装材质的档次可以低一些。条件具备了,材质也要提升档次。

  另外,一些具体细节也要注意,比如在文庙诵读经典时不能背对圣像或大成殿做向观众表演的形式;也不能在大成殿前表演一些释奠以外非雅乐的所谓传统音乐节目。为什么?因为大成殿是神圣的殿堂,不是给人们表演节目的舞台。

  文庙以外如学校等举办纪念孔子礼仪活动一般采用现代形式进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方式举办传统形式的祭孔释奠礼,使学生们能够现场体验传统礼仪的仪式感和神圣感。没有传统服装、没有雅乐佾舞等条件不具备的,可以采用现代正装和校服,播放释奠礼音乐大家齐唱释奠歌词的形式进行。

  问:到今年为止,中国孔子基金会已连续四年举办“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您也一直参与其中,请您谈谈感想和看法。

  “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了。四年来,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倡议下,海内外文庙和儒学机构在同一个时间举办同一个活动,全球千万民众共同纪念至圣先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意义可谓非常深远!

  一是形成宣传合力,呼唤中华文化的回归。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年9月28日是“中国圣诞节”,国内各地文庙(孔庙)和世界各地的儒学机构、在同一天、同一时间举办同一个活动——纪念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至圣先师孔子,9.2全球祭孔网络直播,形成全球宣传合力,共同呼唤中华文化的回归。

  二是致敬至圣先师,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向心力。圣贤,是文化星空中璀璨的明星,而“仲尼,日月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华文化是世界华人的精神归依处,孔子是世界华人心目中的大成至圣,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在信仰一栏中大多填写“儒教”,每年来曲阜至圣庙参拜的世界各地华人很多很多。9.28全球祭孔网络直播,礼敬至圣先师孔子,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三是移风易俗,再造文明礼乐之邦。“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中国的传统礼乐是合乎天地法则的文化,内涵意义非常丰厚。礼乐又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化社会、敦睦人伦的教育方式,“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通过9.28全球祭孔网络直播庄严的祭孔仪式,引导国人尊师重道、敬畏圣贤、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进而重塑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再造曾经的文明礼乐之邦,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