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鹏先生访谈录:吟诵要有他无我 情先于文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李效愚 2019-07-23 09:22
2019年7月7日,我赴长沙湖南省交通医院看望著名文史专家、诗人、吟诵家94岁的史鹏先生,这是我在先生生前见到他的最后一面。那天,先生与我就读书与吟诵的话题进行了亲切交谈。史鹏先生幼年在家塾接受教育,其祖父对吟诵抑扬顿挫和“情先于文”的言传身教,以及对背诵的严格要求,培养了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博闻强记的能力。史鹏先生对今天的吟诵教学,提出了“平长仄短,抑扬顿挫,投入感情,有他无我”的十六字要求,并以实例解释了什么是“有他无我”。先生还谈及了湖湘吟诵中衬字的使用、仄声字尾音的延长方法,以及自己在吟诵中使用动作语言的体会。现整理成文稿,已敬哀思!
李:史老您好!很高兴看到您正逐步康复。今天一是来看望您,同时也想向您请教。
史:我也很高兴能见到你,很希望能结交你这样年龄段(指60~70岁左右——本文作者,下同)的朋友,共同为传承湖湘吟诵而努力。
李:听人说去年北大孔江平教授派一位博士生和两位研究生来采访您,他们随机点的诗文您都能背诵?
史:是的。学生走后的第四天,孔教授就从北京赶来了,我们就读书和吟诵的话题谈了很多,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孔教授承担了一个科研项目,其中一个分支是这方面的内容。
李:您为什么有这样强的记忆能力?
史:这得从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说起。我受教育起点早,起点高。我两岁就开始学吟诵。那时我母亲多病,我跟母亲一起躺在床上,母亲教一句我学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萧瑟瑟”(学娃娃声)。到四岁时,每逢家里来客,便有我的小节目:吟诵《琵琶行》、《长恨歌》。
也就在四岁那年,我成了家塾最年幼的学童。家塾是先祖父办的。先祖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年轻时中过秀才。那年可能是有人告主考官,考生文章被公布。祖父的文章因写得好而在当时引起轰动。办家塾时祖父已七十多岁,他看我父亲工作忙而我母亲身体不好,便在自己家里课徒,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我和哥哥史穆(1922-2009,著名书法家)都是他的学生。
祖父很和善,虽然手头备有戒尺,却从不打我们。但他教学方法很好,要求也很严格,培养了我们很好的学习习惯。当时私塾一发蒙便学《三字经》、《百家姓》,但祖父教的却是《文昌帝君阴骘文》,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接着才学《三字经》等课本。
祖父抓我们背书,要求很严。首先是要有正确的姿势。背书时抬头挺胸,双手放在后面,两脚与肩同宽。背书时脚来回轻轻移动。
李:不是还要摇头摆脑吗?
史:头可以轻轻摆动。至于那些大幅度的摇头摆脑,是近些年兴起的做法。
背书时祖父如敲一下桌子,我们就会立即停下来。祖父任从文章后面的章节中挑一句,我们便要接着往下背。这样做的难度很大,书要背得滚瓜烂熟。祖父对背书有一套说法,他说书要“读得进,背得出”。还说背书要“出神入化”。“唯其入化,方能出神。唯其出神,方能入化。”
祖父教读文章是诵,教读诗词是吟。所谓“诗要吟,文要诵”。祖父带我们诵读诗书,先自己读一遍,再领读。他读时抑扬顿挫,声音很有魅力。往往他读完一遍,我们就懂了一半。这也教会了我们读书时抑扬顿挫,节奏分明,便于理解和记忆。
李:如何理解“诗要吟,文要诵”?
史:诗和词具有音乐性,所以要“吟”。吟实际上也是一种唱,进一步增强其音乐性。文不具音乐性,所以“诵”就可以了。祖父还教导我们,读书要“情先于文”。就是懂得诗文的意思后,每次吟诵都要带着感情,要表现出古人的“喜怒哀乐”。他借用古人的话要求我们,说:“读《出师表》不哭是不忠,读《陈情表》不哭是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是不悌。”所以我们从小就懂得带着感情读书。比如吟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闹了那么久,现在官军胜利了,可以回乡了,多好啊!所以吟之前,眉头要舒展,眼睛要放光,要进入“喜欲狂”的境界。
李:这样说来,您这么好的记忆力,除了天赋条件,与您祖父家塾教育强调吟诵的抑扬顿挫,情先于文和熟背课文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史:是的。到十二岁时,春秋六艺的大多数我都读熟了。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三千多字,我可以通篇背诵,也可以从任一段落背起。我特别喜欢读太史公的文章。后来接着读《汉书》,都觉得没味了。
小时候家里书多,为我看课外书创造了良好条件。那时哥哥史穆喜欢写字,字写得好,家长的表扬都给了他。我一生气就不写字,只看书。看各种杂书,然后给哥哥提问题,他答不上我就高兴,求得心理平衡。这也培养了我读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
后来进中学,老师觉得已无力教我,干脆让我自由发展。我后来又看了很多书,自修文史。
李:您祖父说吟诵要表现古人的“喜怒哀乐”,您能展开讲讲吗?
史:古人的诗文,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我们吟诵时要正确理解、表达诗文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是“喜”,骆宾王《讨武曌檄》的前面部分是“怒”,韩愈《祭十二郎文》、苏轼《江城子·记梦》是“哀”,陶渊明《归去来辞》是“乐”。
李:您再说说对今天吟诵的要求吧!
史:这些年为传承传统湖湘吟诵,我曾在长沙和到外地讲课。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了“平长仄短、抑扬顿挫、投入感情、有他无我”十六个字。所谓“有他无我”,就是把自己看作是诗文作者,进入他们的创作状态。比如吟苏轼《江城子·记梦》,就把自己看作是苏轼:”亡妻啊!现在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我梦见咱们又见面了。自你于英宗治平2年去世,到现在已整整10年了。10年来我们俩一个在人间,一个在黄泉,不得相见哪!儿时的两小无猜,婚后的相亲相爱,即使不去想,我也忘不了!现在你的坟茔在老家眉山的松冈上,我在山东密州任所,相隔几千里远,我到哪里去诉说心中的凄凉?现在就是见面,你也认不出我来,灰尘满面,两鬓如霜。经历了乌台诗案,我心力交瘁,你看了一定会心疼。今晚上我忽然梦见回到故乡,你正在窗前梳妆。我们俩谁也没有说话,眼泪一个劲地流……”
李:您对这首词了解得真细!
史:吟诵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要仔细琢磨。象这首《江城子》,标题“记梦”,肯定是写作者的真实梦境。“正月二十日”也肯定是个重要的日子。我曾给一些老年朋友们讲这首词。他们上台吟诵时,大多数人都哭了。
李:这就是诗词的力量!也是吟诵的力量!您曾给我的吟诵提出两个意见,一是语速快了四分之一,二是抑扬顿挫还要加强。现在再放我吟的杜甫《客至》、《江村》给您听,请提改进意见。
史:你吟得很正,没有衬字。音也很准。只是语速还可放慢一点。当然,吟时有衬字也不是不可以,我就喜欢用衬字。比如杜甫《登高》末句,我就加了两个衬字:“潦倒(那)新亭(是)浊酒杯。”湖湘老前辈,外省吟诵大家中,都有喜欢用衬字的。我曾就此请教过华东师范大学苏仲强教授,他说了8个字:“于书无据,于势必然”。
李:“于势必然”,就是说,这是吟诵中自然产生的。
史:对。
李:我听了湖湘几位老前辈的吟诵,他们的仄声字尾也延长,想听听您的见解。
史:仄声字尾是高音,按原声延长时难听、费力。在湖湘吟诵中,为了增强旋律的音乐性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以仄声结尾的字,字音也常常延长。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入衬字。衬字多为语助词,如“啊”、“呵”等,“天接云涛连晓雾(啊……)”。另一个办法是将仄声延长成平声,我哥哥就是这样吟的。
李:我注意到您吟诵时常适时辅以动作。去年12月26日长沙纪念毛泽东主席诞生125周年吟诵会,您是抱病参加的。当时每走十来步就要站着喘气,但上台后吟毛主席《念奴娇·昆仑》好象换了个人,精神焕发。当吟到“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您用拐杖作道具,作推送的动作,遒劲有力,我印象非常深刻,想请您也谈谈。
史:吟诵的语言是由三者组成的,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适当的动作语言,所以我在吟诵时常会用一点动作。动作不要太多,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在这方面我受恩师夏承焘先生影响很大,他吟诵时动作简洁有力。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尾联二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巴峡到巫峡160里,很窄,杜甫用一个穿针的“穿”字。四川(今重庆)比湖北高很多,用一“下”字。襄阳到洛阳多为平地,所以用一“向”字,多妙啊!夏老师就“穿”、“下”、“向”三个字做了三个动作(学做动作),动作幅度不大,但很经典,很有感染力。
李:今天听您一席谈话,受益不浅,只是让您受累了,很抱歉。望您安心静养,早日康复。再见!
史:确实有点累,但很高兴!再见!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