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梁钦元: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爱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9-04-24 09:34
(口述:梁钦元 整理:张晓芮)
近日,国学大师梁漱溟的长孙梁钦元先生做客孔子网并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梁钦元先生专职从事亲子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他注重继承其祖父梁漱溟先生的新儒家思想,将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他不仅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专攻北大”课题组心理专家,更是一位善于理解孩子、理解父母的独特家长。下文是采访实录,以飨读者。
最好的父爱 是去爱妈妈
夫妻关系和孩子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一句话说的更为直接“最好的父爱,其实是去爱妈妈”。做先生地去好好爱自己的太太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父母不一定真正去给孩子很多直接的关爱,但在家庭关系当中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有一种爱的交流,特别是有温度的,有温情的交流,可以让孩子感到家里洋溢着爱。父亲跟孩子有非常好的互动,很有必要,但是最根本的,夫妻之间的关系是要有温情的,是亲近的,是有温度的,那对孩子本身就已经是非常直接的教育了。
要物质条件 也要及时关爱
美国的社会学家做了一个调研。在零到六岁的家庭当中分成两组,一组是物质条件不优越的底层家庭,另一组是物质条件较好的中产家庭。在过程当中他看到了非常直接的区别,在中产阶级家庭零到六岁区段孩子听到的词汇量是三十万左右,而在底层的家庭当中,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只有十八万左右。显然中产家庭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自己的社会阶层、他的社交圈子、活动内容就显然要丰富很多,那对孩子来说,他的体验、他的认知以及他的感受,当然也要丰富很多。孩子的大脑他是要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来让它生长和发育的,那么显然在中产家庭当中丰富的词汇量和高频度的刺激,假设营养条件相同,外界刺激不相同的情况下,实际上,底层家庭以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更不要说,物质条件对孩子的生理发育会提供更好的基础。但是,我想说的并不是物质是一切,其实我们在营养有保证,温饱有保证的情况下,孩子能够在家庭当中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友好的交流,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亲生父母对孩子的足够陪伴是不可替代的,这关系到他跟自己亲生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的之间的链接是否稳固,以及跟父母的交流是否充分和坦诚。孩子是否敢于把所有的话都跟父母说,是真正检验亲子关系的试金石。那么显然在关系当中的构建,它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真正的、友好的、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来做保障。
孩子心理的四大动因
孩子不论哭闹还是晚睡都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必须理解孩子所有的行为,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差的行为,都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因。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是因为他感觉不好了。我们作为成年人,不管是爷爷奶奶一辈还是父母,我们特别不注意孩子的感受,我们的动机都没有问题,但是其实忘了孩子,他的心里诉求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看不到,那显然是鸡同鸭讲的过程。
在学龄前阶段,孩子所有的行为其实有四大心理动因,这四大心理诉求没有被得到满足就会生发很多让家长棘手的问题。第一,吸引注意力。我一闹我就成为家庭的注意的中心了。第二,争夺权力。孩子他知道自己非常弱小,在家里是最说了不算的人,他对这样的局面是最不满意的。他的诉求一旦不没满足的时候,他就会用各种行为来去试图去争夺对家庭的控制权。第三,报复。你这一次制止了他,但他处理不掉情绪,他的行为瞬间被你阻断了,被你制止了,他就会去挑战你、报复你。第四,自暴自弃。有的孩子搭积木,搭不好就一下子推到,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他有挫败感,他以自我为中心的去想控制生活。
比如孩子哭闹、不睡觉,是因为孩子他的延迟满足能力非常差。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感的。真正的牛人都是有时间感的,比如愚公移山,他非常具有时间感,他相信在时间维度上,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带来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跟非常小的孩子去讲明天他是没有感觉的。有时候土匪跟婴儿的心理诉求是一样的,我需要瞬间被满足,我不管你有钱没钱,你不给我钱我就开枪了,就像孩子喝粥太烫不能喝就会大哭。你可以看到孩子在瞬间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是歇斯底里的,非常绝望的哭泣,因为他觉得他的世界就要被毁灭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没办法很快把局面控制住,因为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接受控制,显然,我们一定要把很多的工作做在前头。
尊重孩子的心理活动规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孩子在玩具柜台前不走,你不给他买,他就开始撒泼打滚,最后就是把他拽走或者家长屈服,这两个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我们出门之前就要跟他约定,我们今天是买书,玩具你可以去看但我们不可以买,他有可能还会失控,你跟他提前沟通了总好过看到玩具瞬间把他的兴奋点触发了,让他马上关闭“电源”好很多,瞬间控制情绪我们成人都无法做到,更别说是那么小的孩子,他不是汽车,一脚刹车他就站的住,他是人,而且在幼年阶段他对自己的情绪控制、时间、空间的感觉都是模糊的,他是控制不住的。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尊重不是去屈服于他,而是尊重他的心理活动规律。父母应该很早的干预,比如说在临睡之前讲一些小故事不要讲道理,跟他做很多模拟的练习。
很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去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分离,突然到陌生的人群当中,他会恐惧会不安,所以他需要一个过渡期。我们可以在家里玩上幼儿园的游戏,比如我们把他领到房间说:“你上幼儿园了,妈妈跟你再见。”你就走了,隔五分钟进来说:“妈妈来接你了”。这样以来他熟悉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也是训练的过程,在这期间他是有体验的,时间逐渐拉长,他就觉得分离是可以被接受的。孩子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那么脆弱,我们就要求他迅速的安定是不合理的,其实所有问题背后都是那四个心理动因。家长一定要把很多问题想在前头,做在前头。
真正的爱是有利于对方成长的
所谓真正的爱,是你给他的爱有没有利于他的成长。本来他可以自己干很多事,但你爱他的结果反而让他退步了,你不在他就不能起床不能吃饭,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那肯定是爱有问题。不是付出就是爱,什么是真正的爱?你所有的真正的爱包括伴侣关系,是有利对方的成长的爱,让对方越来越有担当,让对方越来越独立,让对方越来越能给你支持,才是有未来的爱,否则你是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了。因为我辛苦了,我就是爱你了,不存在这样的道理,所有的爱都要有利于对方的提高和成长你们才能有未来,你跟孩子才能有未来。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