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义:尊重经典,传承文脉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9-03-13 10:33
孔子网:感谢先生能够接受中国孔子网的专访。先生在书法、绘画、诗赋、音乐、中医、典籍、文物等诸多方面都有较深的涉猎和研究。请先生谈一下您的成长经历及学习历程?
张本义:我的人生经历大致和同龄人差不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后来回城,当过工人,然后读书,后来从事专业到现在。我很想说的,是我在辽南千年古城金州生活了三十八年,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幼年、少年、青年时代。金州有个书院叫南金书院,清朝乾隆年间始建,陆续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个书院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中国最后一个停办的书院。1905年,慈禧太后实行新政,各地书院一律停办了。当时日本占领之下的金州(即今大连地区)是辽东半岛南部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当时,日本刚经过日俄战争占领此地,从沙俄手中转租过来,称之为“关东州”,是大清国治外之地,所以南金书院没有停办,只是更名为“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派了一名汉学家岩间德也监院。
“九一八”之后,日本全面占领东北,后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逐渐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到1933年左右,日本把书院里的贡生、秀才等老先生们逐渐赶出,以便强力推行奴化教育。从1905年到1933年近三十年的时间,书院又培养了大批国学人才,即使后来老先生们被逐出书院,他们仍顽强地用各种形式传播中华本土文化。比如,举人闫宝琛先生就在自己家门房和其弟秀才闫贵琛先生免费义务地办“国学私塾”。他亲自教授的学生在我年轻时还活跃在金州城内,我有幸自六岁起师从他们学习书法、绘画、诗词歌赋、蒙学以及四书五经、人文掌故等。体制内教育读经间断了百年,古者二十年为一代,如今五代人不读经了,很难接上茬儿。我当年能跟老先生们学习,打下了一定的“旧学”基础,可以说非常幸运。
我出身在一个中医世家。曾祖父在山东行医。祖父到大连之后,边行医边教私塾。家里每天老先生们满座。父亲也是这样。那时我常给先生们沏茶侍候,非常愿意听他们谈天说地。从文化、历史到艺术等包罗万象,这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极大。一个人学问的启蒙阶段很重要。比如书法,现在一些人开始就写草书、行书肯定不行。我当时学写字完全按照旧时书房的要求进行。“书法”这一名称是近几十年来才这么叫的,过去写字叫“写仿”。写仿是要临帖的,临法帖,或者临老师写的一行样字。字一般大如核桃,又称“核桃字”。往往是一张纸写的满满当当的,大字写完字缝中还要写小字,直到没有空隙,不准浪费纸张,而且字纸也不允许随便处理,培养敬惜字纸的习惯。这些都对我影响很大。读经亦是如此。跟着老先生读经,声音、声调都和现今读经的声音不同,古时叫“书房音”。自古以来,书房的读书声音不是现在的朗诵声调,是吟诵,是哼唱的。
中国学问传授很重要的一点,是和先生对话、请教、聊天、交流,所以称为“口耳之学”,要春风化雨,浸润其中。孔子教学生,更多是在日常生活对话中,先生的思想和学问灌输给了学生。师父带徒弟,古来在中国是做学问和传授各种技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现在“上大课”的形式很不同。
连海书院
孔子网:您曾受业于孔子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于植元先生,于先生师承著名学者原上海劳动大学教授、书法家梁国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汤景麟等。能谈谈于植元先生对您的影响吗?
张本义:上世纪80年代之初,我拜于先生为师。于先生对我影响很大。于先生是山东文登人,生在诗书世家。济南“大明湖”牌坊上的三个字就是他先人于书佃题写的。于先生是太炎先生的再传学生,他的老师汤炳正先生是著名学者,是太炎先生的高足。章黄学派尤重“小学”,特别是文字学。于先生是当代知名的文字学学者,我侍从他22年。
于先生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评定的教授、第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做过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会的会长。首先,在古文字方面,我学习收获是很大。其次,于先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对我影响深远。所谓“君子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先生除了学术研究之外,社会上公益事情有求必应。另外,他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记得,我早年有一段时间不得意,写了几首牢骚诗拿给先生看,先生看完后,从个人心境、对社会的用处等方面对我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诗关民瘼”,他自己的诗里,从没有吟花弄月,卿卿我我,无病呻吟。诗歌贵在对社会有积极正向的教化激励作用,这一点对我教益很大。
于先生还有令人钦佩的一点,是诲人不倦。他一生学生上万。有时星期天、节假日刚端起饭碗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接待来访学生,直到天黑了这碗饭还没吃上。他生前家里人来人往,但他丝毫没有厌倦。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予以解答。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把先生好的精神传承下来。
在书法上,真正让我有了一个新面貌的也是于先生。写字是一个传统文人的脸面,古代没有专职的书法家,而现在书法却变成了一种超然于学问、事功之外的艺术倾向。有的人竟然还把写字变成争名夺利的手段,甚至于变成了杂耍、杂技。我认为书法的真正意义,应是用以载道,涵养学识,修炼自己,服务社会,而绝不是其他。
孔子网:您刚才提到写仿学书法是从楷书学起,然后再学什么字体?您认为书法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本义:苏东坡有句话叫“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一个人站都不会站,怎么快走,狂奔就更谈不上了。现在很多人学书法,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哪怕写了一辈子,也是“野路子”,难以登大雅之堂。写字,关键在用笔,这是最难掌握的。毛笔字为什么使人赏心悦目?很重要一点就是使人能感觉到笔在纸上跳动,提、按、疾、徐、滑、涩……行笔之间的“法度”。现在很多书法机构承诺学员一年之内考上几级,各种大赛拿奖,书法是为了拿奖吗?拿了奖又有什么意义?写字更多的应是加强自己的修养,特别是审美层次。
记得,前人有句话说,中国传统文人对美的感受,多是由写字而来的。过去文人都要写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一样方正平直。我认为,看一个人文明程度,文化层次,别的不用看,就看他的审美。这包括语言、文字、行为、服饰、环境、艺术品鉴乃至于饮食等等。比方说,一个人家里的装修即使再豪华,但家具繁复、造型张扬、色系混乱,墙上字画恶俗,那他对美、对艺术肯定一窍不通,一定是一个文化层位不高的人。中国文化简约、典雅、冲和之气要在传统氛围中逐渐涵养出来。所以,我强调以师带徒。真正的老师宿儒对自己钟爱的学生必然是倾其所有、尽力而为。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嘛。教育要严师为上。
连海书院古宅院落
孔子网:本世纪初年,您将原位于金州古城内的两座四合院,按照原工艺、原尺寸、原材料进行了迁建。又花费十余年的时间,筚路蓝缕,建成了连海书院。使之成为占地三四十亩、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的建筑群,成为众人心生敬仰之所。请谈谈您创办书院的初衷和理想?介绍一下连海书院的前世今生和背后的艰辛故事?
张本义:前面说过,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南金书院给了我极大影响。我现在的读书声音、解经方法等,都是习得南金书院的老先生们,而这些对于现代人越来越陌生了。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大连图书馆创办了白云书院。当时因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资讯共享便捷,图书馆占有资料的优势越来越弱化,但图书馆还有一项重要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因此我想到了以书院为载体传播经典文化。
于是,我自筹资金把八百平米馆舍按照明代书院风格装修了一下,免费义务地教孩子读经。白云书院应该是国内推广少儿读经最早期的书院之一,一直坚持至今,已有近二十年了,有七八千个孩子从这里免费读经走出去了。白云书院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周末引导孩子们读经,但我更着急应培养青年读经,因为他们马上可以进入社会,影响世人,而改造社会。所以,我于十年前发心创立了连海书院。
当时正值金州古城大规模拆建,因为我曾经作过博物馆馆长,管理过文物,所以,我很心痛。我就争取把其中两个完整的宅院迁到荒山野岭,先保护下来。建筑文化是很重要的文化载体,辽南民居经过几千年来发展到现在,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毁掉了,后人就永远看不到了。我将这两个比较典型的宅院迁过来,严格按照原来的样子,修旧如初。一座是有着140年历史的二进四合院,一座是1930年建的具有日式建筑元素的二进宅院。这两个院子现在已经成为大连地区南部仅有的两座保存完整的辽南民居。其后,围绕传统辽南民居四合院风格,我又建了几个院子,形成了现在连海书院建筑群。
我办连海书院的初衷,是义务教学,即办“义学”。因为当年在日本高压之下,南金书院的老先生们还顶着压力办“国学义塾”,我要学习他们。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至重至大之事,绝不应靠其赚钱发财。为什么叫“连海书院”?清末民初时期,一些文人对大连有几个称谓:一曰“南金”,《诗经·鲁颂》有“元龟象齿,大赂南金”之句。“南金”,南方的优质铜料,此以比喻人才。另曰“连滨”,即大连海滨。当时金州又称“南苏”,因辽代建城时主要居民为渤海国南苏城的强宗大户,故又称为“苏州”。还有个称谓叫“连海”。我喜欢“海”字。海有格局、有胸怀、有气象。所以,当年我应《光明日报》之邀写《大连赋》时,也以大海开头,以大海结束。我觉得最好的文化传统应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起名“连海书院”。中国书院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它的功能通常有这么几项:首先,它是读书的地方。唐末五代时候战乱频繁,读书人到山里藏起来读书,所以,书院的领袖称之为“山长”;其次,是藏书的地方;再次,是写书、编书、校书的地方。书院还有一个功能是祭祀,所有的书院都具有祭祀功能,祭祀儒家的先圣先贤等。连海书院还没完全建完,规划有孔庙以及四百人的大讲堂等设施。
恢复书院传统,是大势所趋,因此,现在各地都在办书院。中国传统经典、传统文化,我们越来越陌生,应该抢救。连海书院始建时很多人不理解,一些拆来的“破砖烂瓦”堆在这儿,我还千叮万嘱说别丢了。当时有人嘲笑我,谁要这些破烂东西?等后来我把院子恢复起来,大家都说没想到原来这么好。干这件事情过程虽苦但有意义。书院在建时,还有企业家找到我,要给我两千万现金买下院子当会所,我坚决不卖。我说,这个书院不是留给我个人的,建成后我是要献给国家和社会的。一个人能有机遇给社会做点事情、做点贡献,是一种幸运。
孔子网:请您描绘一下未来五到十年内,您想把书院建成什么样子?
张本义:恢复传统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文精神,能在国内同类型的书院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对全国书院的建设和经典传承有所推动,同时能培养一批真正用传统方法读经解经的人才,这是我的愿望。连海书院将来培养人才的对象以青年为主。今年五月份这里要举行一个释菜礼,释菜礼是传统的开学典礼,在全国遴选了十几个优秀读经青年要在这里开启为期三年的传统经学学习之旅。
书院将来还要加强庭院建设。有人问为什么要把书院环境搞那么精致典雅?我们得让年轻人知道,中国古代文人是在一种什么环境中学习的。环境化人,环境本身典雅,人就容易典雅不易恶俗。还有人问,为什么上课还要换上传统的服装?服装和环境一样,是中国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文化的区别,即“华夷之辨”,很重要的一点,就在服饰上。孔子在谈到管仲的功绩时,曾赞扬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标志。建一个地道的传统书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艰苦,好在社会各界对我帮助很大,使我每天都心怀感恩、感动之情。
连海书院古宅
孔子网:您反复提到了“读经”的问题。现在社会上“读经热”中,很多孩子走进了误区,不尽人意。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为什么要读经?怎么正确认识读经?读经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张本义:为什么要读经?我说一件事:1906年,大清国风雨飘摇、中国内忧外患。《天演论》译者严复先生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个对话:严复说,中国要亡了。朱尔典说,你们中国不会亡,因为中国“有经典在”。“中国”不是地域和民族的概念,它是一个文化概念。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读懂几千年老祖宗留下的经典。只要中国人真正能读懂我们祖先留下的经典,中国人的精神就能保持不失,文化不消亡,中国就不会消亡。
从1912年“经科”被逐出课堂,人们对中华经典越来越疏远,中国的文化精神也就逐渐丧失。今天,经过一百年的洗脑,国人崇尚外来文化,致使我们现在有的学校教育搞得不东不西。全世界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是《礼记》中的《学记》,中国传统教育经典思想全在里面。我们应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教育的。去年,一批在书院学习的语文老师们跟我讲,我们如果刚开始从事教育就学这部《学记》,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教学育人了。我委托我的学生在北京某中学搞了个问卷调查,随机抽查100人。问大家喜不喜欢古文,百分之百回答“不喜欢”!如果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都读不懂经典,怎么延续我们的传统和文脉?要知道,传统经典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啊!
现在社会上有个提法叫“批判地读经”。试问,如果连《论语》全文都没有读过,何谈批判地读《论语》?其实一百年来,大家对传统、对中国文化不信任,有一个思维定式,就是中国文化不行,所以要批判。那么批判的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怎么取舍,很多都不了解,张口就是批判。比方说“孝道”吧,一百年来,我们都在污名化“孝道”。我们忘了“孝”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字是“教”字的一半,破坏你的教育,就把你这个“孝”先给拿掉。剩下的这一半“攵”是一撇加一个“又”字,“又”表示手,这“撇”是代表什么,手里拿着教具,戒尺一类让你仿效(与“孝”字读音一样的)。《孝经》里谈到五种“孝”,最高的“孝”是天子之孝,其次是诸侯之孝,其次是卿大夫之孝,其次是士之孝、庶人之孝,这是从上而下的。那么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做不好,儿子就可能做不好,妈妈不孝顺婆婆,想让媳妇孝顺也难,这也是上下的关系。今文“孝”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老”字的省文,下面是“子”字,上行下效嘛。把“孝道”污名化,导致一些人不知道感恩,社会上各种奇葩的事情都出现了。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和,“文”是手段,“化”是目的。所以《周易》强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化”包括从贫穷到富足、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无知到有知,由俗到雅。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这个“化”字上。教育的目的要以教化人。中国古代的教育在世界上应该是最先进的,我们高度文明的时候,西方很多人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文明。今天看来,我们的经典是何等的辉煌。
学习和弘扬经典是我们现在亟切要做的问题。读经方法,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且行之有效。我们现在开始传播吟诵,吟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读书,是古时读书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今天的文艺表演。当然读的好进行表演,历史上也有,抑扬顿挫有金石之声,大家都愿意听喜欢学。但它首先应该是学习和传播经典的方法。吟诵,首先要把字音读对。汉字“音”、“形”、“义”是一致的。字形变了,意思就变了,现在简化汉字,虽有历史功绩,但把一些毫不相干的字合并到一起,本身就增加了经典学习的难度。我们又一直在“规范”读音,改变“雅言”。须知声音变了,意思就变了。唐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á”还是读“xié”?有人问我“xié”和“xiá”有什么出入?我说,出入大了。因为这是一首格律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斜”、“家”、“花”押《平水韵》中的“下平六麻”韵,如果读“xié”,把“韵”这个格律诗的基础都破坏了。把音节都破坏了,还叫什么格律诗?
自汉代以来,中国评判真善美的标准,以儒家思想为要,哪怕不识字的村媪野叟,对美丑善恶好坏的评判,也都是以儒家标准为标准,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经典精神。因为不读经典,就造成现在的一些人——我有一个词叫“转基因中国人”,看起来外表没变,实际上内里已经发生质变了。所以读经太重要了,关乎我们国家的文化的延续、国脉的传承,关乎我们民族的命运。而恢复传统诵读经解经的方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孔子网:现在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功利现象。对于读经,很多家长远远没有意识到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等究竟有什么好处?
张本义:现在有很多人说,不读经不也挺好吗。跳舞、唱歌、弹钢琴搞文艺当明星也可以活的很好,车子房子不读经也能得到嘛。但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人有思想,人有文化。我们的传统教育,是成人之学、大人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为己,就是不断地修为自己,改正缺点和错误,希贤希圣。中国传统“成人”教育的这个“人”,不仅要有知识、有体魄,更要有君子之心和君子之形,即要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精神贵族。现在很多人冷漠,没有爱心,不懂礼貌,照样可以考大学找个好工作,但他的人生未必能够幸福。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爱人,人就永远爱你;你敬人,人就永远敬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让他掌握爱人敬人之道,那么这个孩子一生就永远被人爱被人敬,极可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仁者爱人”。爱爹妈、爱兄长,兼及爱其他一些人,悲悯之心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才是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有用的学问。“学”和“问”,学是仿效,问是提问。“子入太庙,每事问”,“不耻下问”。如今,我们孩子只忙于机械地答卷子做题、应付考试,忽略了人化教育。好多人虽然读了硕士博士,由于没有人文精神支撑,很难称之为“知识分子”,有的顶多算是个“知道分子”。一个人知道多少是你个人的事,但能否分析解决问题,对社会有用的部分,要靠“识”,即“见识”。这个“识”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和学位、文凭没有绝对直接的关系。要有见识,就必须全面加强综合人文素养,特别是中华经典文化的素养。
连海书院古宅院内
孔子网:最近网上热议古诗文发音和读音标准的拟定,请您从中国文化文脉延续的角度发表一下您的个人看法。
张本义:最近网上热议国家语委征求意见要把“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成“xié”,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成“q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成“shuāi” 等等,读音问题是个非常复杂而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早在民国成立之初,就召开了国音统一会,当时争论的是“国音”以“南京音”为主还是“北京音”为主?因为当时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地处南北中心,所以语音应该是南北中心地带的,江淮官话中保留很多入声和古音;而以北京为基础的委员们认为北京是明清两代首都,故应以北京音为国音。两方观点一开会就吵,吵了二十几年。这些前辈定音委员对语音文字的敬畏态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
我有一本当时民国时期教育部颁布的《国音字典》,是属于新国音体系的,里面尚规定一个字的旧音怎么读,今天如果按照这些读音读经典,困难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规范读音”,从而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经典,平添了许多困难。学习和掌握经典精神关系到国家文脉的传承。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建议相关方面要认真加以研究探讨。
孔子网:请先生谈谈您心目中的孔子?
张本义:孔夫子是圣人,万仞宫墙,可望不可及。太史公有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朝时就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比方说,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有教育权力,孔夫子“有教无类”,开创了教育平民化的先河。我们今天的许多经典都是经他老人家整理传播下来的。他老人家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特别是他终其一生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懈努力,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现在有个词叫“普世价值”,好像这个词只是西方人的专利,西方人主张的价值观才是普世价值。但早于现代西方思想家好几千年的孔子所说的仁爱思想,比如“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难道不是普世价值吗?对天、地、人、物的普遍大爱,不是普世价值吗?
孔子网:现在传统文化慢慢回温,国家越来越重视。您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意义?
张本义:儒家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指导思想。新时代新时期,把儒家的思想和理论完全照搬过来肯定做不到,但对儒家经典精神要认真掌握,要努力继承和弘扬它的经典文化内涵。比方说“君子不可以不弘毅”的担当精神,“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等,都要弘扬光大。另外,儒家仁者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格局,这恰恰是我们现代很多中国人缺少的。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努力学习和继承,任重而道远。
连海书院一景
孔子网:您提到了书院应该有祭祀功能,当下中国祭孔活动也在恢复。中国孔子基金会也积极倡导了“全球同祭孔活动”,您对此怎么看?
张本义:2018年全球同祭孔活动网上有成百上千万人在看,全国乃至全球都在关注这个事情。祭孔的核心,在于通过祭祀仪礼来表达对先圣先贤的敬仰,同时也表达我们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的决心。
祭祀,是一种表敬的礼仪,是大事。“礼者,敬而已矣”,所以首先要强调有敬畏之心。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也就是说祭孔就要像孔子老人家在那里坐着接受顶礼膜拜一样,尊敬心很重要;其次,社会上祭祀的仪轨、礼仪还应努力完善,要严肃起来。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看看《三才图会》上释奠礼的图文,各种仪轨都很震撼,这些仪轨很大程度决定了祭祀活动的效果。祭祀仪礼,我们还需要好好研究。我不主张不着边际地妄改仪礼,比方说祭祀时着什么服饰,奏什么音乐,如何唱告等,都须要认真严肃加以研究。建议孔子网举办祭祀礼仪培训班。
祭孔,即释奠礼,在旧时,一年进行两次,分“上丁”和“下丁”祭孔。“上丁”是二月仲春的第一个丁日,“下丁”是八月仲秋的第一个丁日。现在我们在孔子生日这一天来祭奠,由两祭到一祭,这是一个变化。现在海内外各地文庙、还有各地孔子学堂和书院都积极参与祭孔活动,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希望各地孔庙、书院和学堂都动起来,逐渐形成制度。
孔子网:最后请先生对中国孔子网提出要求和希望,并谈一下您认为移动互联网应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张本义:首先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网的领导百忙之中光临连海书院,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中国孔子网在这里建立了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我们觉得很荣光。据我了解,中国孔子基金会是经中央批准,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在全球有影响的、研究和推广儒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对传播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巨大的贡献。希望借助孔子网这个网络平台,团结社会各界,做更多的事情,把中国文化经典更好地传承下来,把中国文化精神更好地传播出去。
现代人眼界比过去开阔,我们通过手机、互联网可以了解到各类资讯,但我们得想办法把现代人的思想拉回到我们的儒家元典、中国文化精神世界里来,这一点我觉得孔子网大有文章可做。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