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孔子学堂书友汇”授牌仪式暨王蔚新书发布会在济南高新区志源阁隆重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梁钦元、著名作家曲直、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王蔚等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邢成湖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致辞。他指出,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和堂训。“写好字”就是写好中国字,“读好书”首先就要读传统经典,“做好人”就是做堂正君子。这其中,读书是一项重要内容。今年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应当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了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和全民经典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们又创立了孔子学堂的子品牌——“孔子学堂书友汇”。孔子学堂书友汇,其实就是一个“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文化雅集平台,这个平台将大家的兴趣和精力聚焦在品读经典、分享经典、传播经典上,是孔子学堂大家庭中别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邢成湖说,王蔚先生是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是他的主攻专业。但若干年来,他一直潜心于《论语》研读和普及传播,已经成为了《论语》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士。《论语》这一部被视为中华民族“圣经”的儒家经典,在王蔚先生的解读下,变得更加具有了生机和活力。我们为王蔚先生的举动喝彩、点赞,也希望作为孔子学堂公益讲师的他,能够通过孔子学堂书友汇这个大平台,放大自己的好想法、好做法,把传统儒家经典所带来的正能量传播得更深、更远、更广。
授牌仪式后,甄学志先生致辞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之后,曲直、梁钦元、《儒风大家》主编李路等纷纷发言。
曲直先生说,在我看来,当下国学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讲坛上的高谈阔论,而是像《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这样扎扎实实做功课的工具类读本。我希望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多。我们的祖先缺乏统一的宗教,不论孔子是否好,但要实现民族复兴,除了孔子我们将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梁钦元先生在发言中说,王蔚先生这本书,为我们从心灵上贴近孔子提供了一种路径,这本书从灵魂上让孔子和弟子活了起来。孔子学堂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我认为原因就在于孔子思想根源于真正的“以人为本”。
《儒风大家》主编李路在发言中说,王蔚先生身上有三点值得大家学习:第一,专注和聚焦;第二,公益之心;第三,融会贯通。王蔚先生作为经济学教授,在《论语》解读中能够把经济学规律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融合在一起,非常难得。李路主编还预言这本书会火。
创领家主人韩亮先生在发言中说,财富可以传,精神可以承。没有文化的企业家,必将“富不过三代”。我们生活一辈子,无非是在做两道选择题:第一,证明父母说的是对的;第二,证明圣贤说的是对的。人生就是做这两道证明题的过程。他还透露,7月16日,创领家将专门举办王蔚先生讲座。
齐鲁《论语》研读会秘书长于大虎先生在发言中介绍,研读会宗旨就是:学习《论语》,提升自我;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几年来实现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每月一次,而是坚持不收费。
王蔚先生在发言中说,北宋宰相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这句话不全,赵普原话是“臣以半部《论语》助先君夺天下,又以半部《论语》助君治天下。”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半部《论语》何以夺天下,半部《论语》又何以治天下。我思考的结果是,无论是治天下还是夺天下,关键是修齐,也就是修身齐家,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他把《论语》称作生活之学、教育之学、修养之学、处事之学、为政之学、智慧之学。
王蔚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尽量压缩人身上小人的部分,张大君子的部分。孔子无喻不出口,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而好多教育工作者都是从概念入手,这是需要向孔子学习的。
中国孔子基金会普及传播部主任邹丽妍、中国孔子网主编王承山等出席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