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儒见新媒体 >儒学快讯
视频介绍
时间:2019-01-22 11:01: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

【二十四节气】大寒:岁寒已至 春暖在望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诗云"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左河水)"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日出现-5℃以下天气方可进行,这种活动一般出现黄河以北地区)。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于建峰
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