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陌上桑

来源:作者: 2007-08-03 17:02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是一首五言诗,共二百六十五个字。字数不多,但是在短短的篇幅里,通过完整的情节,塑造了一些生动的形象,特别是罗敷的形象十分突出,诗歌由此长期以来为人们传诵。后来的京剧、地方戏,都演了以《陌上桑》的情节为基本内容的一些剧目,不过这些戏的名字都不叫《陌上桑》。

汉代初年,五言诗仅处于萌芽阶段,它的成熟时期要到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到了建安时期,五言诗真正地到了全盛阶段。而在五言诗的发展中,《陌上桑》是很突出的一篇。它充分说明了文人的五言诗是汲取了当时民歌的营养而发展来的。在这以前我们也年到一些五言诗,那是很简单的,文字中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描写。比如戚夫人的《舂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夫妇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女!”这首歌除了一、二句外,下面都是五言的。这诗记载在《汉书·吕后传》中,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五言诗,当然这首五言诗很粗糙。还有李延年的一首歌,赞唱李夫人的美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也是五言诗,记载在《汉书·李夫人传》中。这些五言诗都比较简单,这一首比上一首还好一些。到乐府诗就比较成熟了,当然也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有了情节,有了描写。《陌上桑》这首诗在五言诗中是承前启后的,是五言诗中文人学习民歌的一个典范。

全诗共分三段。首四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是以说书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日出东南隅”,就是“日出东南方 ”。也有人说“东南”是偏义复词,那就是“东方”,太阳从东方出来了。“照我秦氏楼”的 “我”字,因为说书人经常在说故事,他这个“我”字就是“我们”。我们是非常喜欢罗敷的,是站在她的一边的,所以她是我们的人,太阳是照在我们的秦氏的楼上。“秦氏有好女”是说秦家有一个美丽的女子,“自名为罗敷”,“自名”有两种解释:一是说本名为罗敷,另一说是指她自称为罗敷。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正确呢?在汉代,一些美丽的女子都喜欢用罗敷这个名字。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为什么当时女子爱叫罗敷呢?我国古代在陕西的华州附近有一个驿站,叫做敷水驿。华州位于长安附近,这个敷水驿,就是华水驿。“敷”和“华”在现在是两个音,在古代却是同音的。我国古代语音中有一个喉唇可以对转的特点。“华”这个字声母是h ,属喉音,“敷”的声母是p,属唇音,这两个字可以对转,“华”就是“敷”,“敷”就是“华”。因此罗敷就是罗华,罗华比罗敷要好听一些。“罗”和“丽”,是一声之转,同样属于“l”的声母,因此“罗敷”就是“丽华”。这个名字要比“罗敷”好听多了。正因为她很美丽,所以才自称为丽华。

接下来的八句是正面铺叙的描写,但写的是器物的精致和服饰的华美,而的精致华美,正是为了衬托出使用穿着者的艳丽动人。“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这两句介绍的是罗敷的身份和她的活动。罗敷是个贵族妇女,以采桑为消遣。“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是讲罗敷的采桑工具很讲究。她用青丝做成系在桑笼上的绳子,拿桂枝做成桑笼的把子。这桂枝不是现在的桂花树。现在的桂花,古称木犀。古代讲的桂树,根、茎、叶都香。古人以身上佩戴草来表示自己心地的高洁。这里是说罗敷很高雅,因此她用的桑笼都 要用桂枝来做。“桂枝为笼钩”的桂,就是肉桂,是樟科植物的香木,它的叶、枝、根都很香。它的皮还可以作烹调的佐料,称桂皮。罗敷拿的桑笼就是用肉桂做的篮把。这两句从侧面描写了罗敷本身品格的高洁。“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刀拿的东西,用的东西都很高雅,而且是盛妆打扮。头上梳了个“堕马髻”,这是东汉时期女子梳的一种时髦发式。髻是实心的,鬟是空心的;已婚的女子梳成髻,未成年的女子梳成鬟。“耳中明月珠”,是指耳朵上戴的是以明月珠做成的耳环。“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缃”为杏黄色,杏黄色的绸缎做下面的裙子;紫颜色的绸缎做上面的短衣。这里是说罗敷的服饰打扮,用鲜艳的对比,衬托出她的美丽。

再下八句,可以说是全诗最精采动人之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通过“行者”假装歇息,放担凝视、叹赏之至,忘情捋须;“少年”脱帽理巾,亟思逗引罗敷,欲赚得螓首蛾眉,流波一转;在桑林旁的“耕”“锄”者乃至忘了劳作;等等诙谐而夸张的描写,侧面烘托、着力渲染罗敷之美丽动人。这样的侧面描写和,可谓妙笔生花。它一方面使诗歌平添了喜剧色彩、乐观情绪,使叙事的场面、气氛显得无比活跃。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样从虚处落笔,烘云托月,借助人类爱美的天性,对美丽异性的本能向往之情的抒,不着罗敷容貌一字,而尽得其“风流”。人们对容貌美的标准,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而诗人这样写,就避开了这一“难题”,从虚空处表现了那种不可描摹的绝对理想化的完美。

下面第二段的特点是对话。以对话的形式,进一步描写罗敷高洁的心灵。“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这个使君指的是太守。这两句是说,太守经过陌上,看到罗敷以后,感到她很美丽,和行者、少年一样,也停下来看她。“五马立踟蹰”,描写得非常生动。既可以理解为是太守把五马拉的车车子停下来了,也可以理解为五马本身有灵性,它在那里犹豫不行,连马都被罗敷的美丽吸引住了。“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使君看到罗敷很美丽,就派遣他的下属去问:“这是哪家的美女?”下面两句是问完后回报的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再下面,“罗敷年几何?”又是太守派吏去问。“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这又是回话。罗敷年纪很轻,二十岁不到,十五岁多一点。约十六、七岁的样子。“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这是太守问罗敷能不能跟他一起走。“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罗敷上前说道,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愚蠢啊!“‘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你已经有了妻子,我已经有了丈夫。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这些对话反映了罗敷不但外表漂亮,而且内心也美,同时也敢于当面斥责有权有执的人。

接下来,第三段承第二段末尾“罗敷自有夫”下笔,诗人以罗敷的口吻自豪地、尽情地夸耀自己的夫婿,全面铺叙夫婿地位权势的高贵威严,仪表气度的脱俗不凡,才貌的出群拔众和前程的不可限量。“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东方有千余匹马过来了,我的丈夫走在最前面。这一段是罗敷夸耀自己的丈夫,说明自己的丈夫比你这个太守还要显赫,你没什么了不起的。以千余骑和五马驾一车对比,就说明了罗敷的夫婿在排场上比太守高一层。怎样来识别我的夫婿呢?骑在白马上的就是我的丈夫,后面跟了一匹小黑马。罗敷就是以夫婿这样大的气派压住了使君的气焰。“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汉唐的时候讲究把马打扮得很漂亮,因此把青丝系在马尾巴上。“黄金络马头”,是说马络头是用黄金做的。马一经打扮,便显出雄纠纠的样子,她的丈夫骑在马上也就更是气昂昂了。“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腰中挂了一把宝剑,价值千万余钱。这是极力描写夫婿的气派,从夫婿的佩戴里说明他的武艺超群。

“十五府小吏”这一段表明夫婿不但是员武将,而且文武兼备。“府小吏”原作“府小史”。根据《汉书》记载,太学里的一些老人,要考核年轻的童生,如能识得九千字,就让他做小史。因此,“十五府小史”是说她的夫婿从小是个天才,十五岁时就认识万把字,考试以后就当上了小史。“ 二十朝大夫”,二十岁就出入朝中做大夫。“三十侍中郎”,侍中郎是皇帝的亲信,能够在皇帝的左右出入。“四十专城居”,四十岁的时候,他就封侯了。封侯以后就能够独擅一方故称“专城居”。“为人洁白晰”是说他长得很白净。虽然是文武全才,但外貌长得很英俊。“鬑鬑颇有须。”是说胡须很长。“盈盈公府步”,是说很有风度,踱着方步。“冉冉府中趋”这个趋,原意是指“小步急走”。在这里他又不是去上朝,不需要趋。过去大臣去见皇帝,要小步急去,以示尊敬。而在诗中,他是集会的主角,摇摇摆摆地走进去。末两句“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是说在座的几千人,个个都称赞夫婿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从诗中看到,罗敷在这样带夸张性的铺叙中,越说越得意,越说越神气,而使君越听越丧气,而读者越看越解气。它是罗敷对侮辱人格、妄图非礼的使君的反击,表现了她对使君卑琐灵魂、无耻言行的极端蔑视和尽情嘲弄,从而显示了她的纯情和坚贞的品格。这样,诗歌的道德主题就不是在抽象的道德说教中而是在富有形象、充满喜剧色彩的文学描写中完成了。

这首诗对后世也有影响。后代的一些诗人,包括李白,以及建安时期的一些作者,至少有二十几位都写过《陌上桑》这样的一类的主题。其中以曹植《美女篇》及杜甫《丽人行》最为突出。杜甫的《丽人行》在描写手法上全学《陌上桑》。所以说《陌上桑》这首诗影响后世诗坛,至深且巨。

编辑:王承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