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广大国学爱好者讲解了《论语·尧曰》。此篇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上古帝王授受之心法和“五美四恶”从政之道以及君子“知命”之说。
《论语》作为一部伟大的经典,承载着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思考。孔子是上古以来一直到春秋末年中国文化积累的总结者、提炼者和升华者。正是因为孔子对此前中国文明的总结,为此后中国文明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
2月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李勇教授主持的《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项目获立项资助。
2022年2月24日下午,儒学高等研究院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儒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主持并传达山东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儒学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了部署,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2月24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等共建院校联合推出的儒学专项研究生共同课“面向世界的儒学”第一讲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2月18日下午,《儒家哲学的现代价值——“国际儒学论坛”优秀论文选编》新书发布仪式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亚洲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伟出席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杜鹏主持...
2022年2月11日,由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研究院、济南市历城区人大常委会主办,济南市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历山文化传播(山东)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历城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研讨会暨《历城历史文化丛书》(第三...
2022年1月14日,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刘文国,湖北省道教协会秘书长向步超、武当山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葛立刚到访武汉大学国学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美德教育普及,发挥传统节日的社会教化功能,助力“美德山东”建设,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学院近日先后在济南市章丘区和历城区开展“春节文化...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巴蜀全书》旨在调查整理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巴蜀地区的历史文献,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项目,是一项大型的文献编纂工程,是对近代以来易学研究的总回顾,是对百余年来易学成果的检索、保存、甄选与传承,是对中国古典学术现代转型的聚焦与总结,更是对易学未来发展的期许和...
2021年12月4日到5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上海儒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两岸儒学工作坊”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成功举办。
2022年1月11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知新楼A1916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聚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世界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月9日上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世界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建设,9月29日下午,教育部...
近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成功举办《明儒学案》系列读书会活动。本次读书会发起人为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辛智慧副研究员,读书会开始于2021年秋季学期,已连续举办五次。儒学院哲学、文献学方向的老师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世界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建设,9月29日下午,教育部...
9月2日-3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经学战略规划组组长康晓光一行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调研访问。儒学院领导班子、经学研究领域资深学者与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座谈。
8月4日上午,创造美好未来潘基文基金会中方代表杨大为一行3人,到《文史哲》编辑部访问座谈,探讨基金会与《文史哲》编辑部及儒学高等研究院有关合作事宜。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主持活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解国学经典,2021年6月26—27日,在济南...
5月22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历下论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田野研究:意向建构与主体间性”,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文史哲》创刊70年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并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
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创办于1951年5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学报,也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近日,《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70年来的办刊成...
《文史哲》杂志创刊于1951年5月,是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甫一创刊,就以卓尔不群的办刊宗旨、大气厚重的学术品格,开创了人文学刊的新风,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70年来,《文史哲》杂志坚持“百花...
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自2015年始,《文史哲》杂志与...
2021年3月22日,儒学高等研究院单承彬教授为尼山学堂八期、九期同学作了题为“曲阜名胜古迹”的讲座。
近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和常春兰副教授带领学生们举办了《孟子字义疏证》读书会。读书会每周一上午,持续一月有余,从科技哲学的角度解读《孟子字义疏证》,以期在准确理解戴震哲学体系和治学方...
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盛大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院王学典教授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杜泽逊教授主编《尚书注疏汇校》荣获本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这也是该校首次两项成果同届获此...
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21日齐聚山东济南,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会通儒墨两大学派治国理政思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献策。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段文字表明,早在将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儒家思想的当代诠释”开题报告会28日在山东大学举行。承担这一课题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将在现有基础上,立足当代社会转型,实现儒家思想的重新诠释和自我重塑。
近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曾振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儒家思想的当代诠释》,获批立项为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批准经费50万元。这是儒学院所立的第二个该类项目。
2020年10月16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尼山国学大讲堂”(第四十五讲)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国家社科基金历史组评审专家、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
以博士研究生为代表的山东大学青年学者参与了分论坛“青年论坛”的讨论,就“中华文明之智慧”“思想交融与人类共同命运”等分论坛主题展开对话,发表了新颖的学术见解,展示了前沿的思考角度。
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创新与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8日在山东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学者共同研讨新发展格...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一套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体系。但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快速推进以及“洋节”传入,许多传统节日受到冲击,或出现淡化苗头,或向购物节、旅游节转化,这引起了广大人...
“合璧”即指境外所藏汉籍与中国大陆所藏汉籍的相合。通过调查、编目、复制、影印等工作,把中华文化的“海外半璧”请回来,努力恢复和呈现中华文化的“整幅画卷”。
近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生活儒学”代表作《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发行(Love and Thought: Life Confucianism as A New Philosophy,Bridge 21 Publications 2019年)。...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注重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
一张图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9年重大科研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山东省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
12月28日下午的杭州,历经世界、失语、时间、创造、困境五个主题叙事,第五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9部年度作品和7个年度作者大奖全部揭晓,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五四的另一面》荣获年度作品奖。
12月8日,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经典阐释与莫言研究”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莫言题字的“红高粱读书会”同时揭牌。
本届评奖,中国人民大学共有五位老师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其中,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著《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荣获二等奖,国学院王子今教授著《秦汉称谓研究》荣获三等奖,历史学院韩...
作为当代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近日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揭牌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实体平台正式诞生。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公布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共有6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山东大学申报的“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这标志着该中心从原有的“山东省高等学校协...
11月1日上午,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安排,儒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党委书记李平生主持会议,执行院长王学典和其他党员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学校主题教育第四指导组组员...
10月23日至28日,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马来平老师应邀先后赴华中农业大学、贵阳孔学堂和贵州大学作了为期一周的讲学报告...
11月20日,儒学高等研究院召开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推进会。学校第四指导组组长、党校专职副校长罗建军到会指导。党委书记李平生主持会议,执行院长王学典及班子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