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赴潍宣讲暨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
来源: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作者: 2022-06-28 08:5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美德教育普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赴潍坊市高新区浞景学校举办“中华美德进校园”专题讲座活动,与中小学师生共同品味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美德。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张士闪,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玉良,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允泉,山东省民俗学会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朱振华副教授,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潍坊市寒亭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张宝辉,潍坊高新区作家协会主席、浞水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化刚,以及浞景学校5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
李平生以《中华美德在我们心中》为题,围绕“中华美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等内容,向浞景学校师生作了一次深入浅出的美德宣讲。他指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中小学中华美德教育是这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广大青少年勤奋好学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华美德基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他认为这同样适用于广大中小学生,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生动的交流互动,现场气氛极为活跃。
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
张士闪的讲座题目是《我在山大校园等你》,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鲜活事例,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挑时代责任。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尊师重道、善待他人、直面人生、自强不息等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每个人完善人格、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带来快乐,知识丰富情感,知识伴随幸运,知识改变命运。”他激励每一位同学都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在勤学笃行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奋斗方向。
“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6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院书记李平生,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玉良,共同为“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与会人员参观了颇具特色的浞景学校念月馆,观摩了学生画月、做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课程,以及《明月几时有》《念月赋》《家乡》等主题诵读表演节目。
“念月”主题诵读表演活动结束后合影
据悉,“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美德进校园,构建新时代校园文化和中华美德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将以“老潍县念月文化习俗”为专题,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育高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助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