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第六届鲁班文化节暨枣庄市首个“鲁班工匠日”系列活动在滕州开幕,“鲁班工匠”主题标识(Logo)发布。
严整朗朗,祥和浩荡的曲靖文庙,坐落在曲靖市麒麟区益宁街道,这座历经十余年重建的文庙,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参观游览。在曲靖文庙的西侧,有一排活动板房,这里就是“曲靖文庙孔子学堂”。
5月15日正值国际家庭日。尼山讲堂走进济南市历下区图书馆,举办专题国学讲座。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研究员徐爽作为主讲嘉宾。徐爽教授以“中华家训句句香”为主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
在10日举行的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介绍,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4月28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展。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160余件青铜文物在此亮相,其中包括31件一级文物,展现青铜器造型、装饰之美的同时,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
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的特展“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厅开幕。
近日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阅读之美”人文书画观念艺术展在北京舒勇美术馆展出。
战国玉具剑、汉“蛮夷邑长”铜印、汉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东汉辟邪陶摇钱树座……22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妙手匠心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在重庆中国三峡...
每年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恰逢《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以下简称《威尼斯宪章》)诞生60周年。面对当今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气候环境等挑战,为了让人们回归文...
出土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百余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出土简牍呈“井喷”之势,书写在竹简木片上的文字以及凝聚其中的“中华文脉”,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
当钢琴独奏作品《灵动之舞 Animé》和单簧管与钢琴作品《此山彼水》旋律响起,现场观众在熟悉而又不失新意的演奏声中,仿佛与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展开了跨越时空的交流。
第九届长江读书节16日在武汉启动,湖北省图书馆将联动长江流域及中部地区各省级图书馆,开展一系列弘扬长江文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各项活动将持续到今年9月份。
以“书香润京城奋进谱华章”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15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并发布京华好书2023年度好书以及全年重点活动计划。
由国家图书馆指导,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8所高校开展的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今天在山东大学举行启动仪式。
文字诞生的那一刻,如同劈入混沌世界的雷电,照亮了蛰伏的文明。自此,万物灵长的智慧突破时空加速传承,这是亘古未有的奇观。
“一书付之梨枣,可化一为千百”,雕版印刷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典籍,但因木质书版的特性,随着历史变迁,无数雕版湮灭在书厄浩劫之中,留存至今者凤毛麟角,可谓“吉光片羽”。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近期开放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是殷墟近百年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3000多年前商文明可触可感的呈现。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一湾洹水见证了3000年前繁盛的中国青铜文明和古老的殷墟甲骨。
“我们计划全年新增古籍数字化拍摄100万拍,并利用数字技术分析、提取文本,构建知识图谱,实现数字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7日,在浙江金华东阳举行的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启动仪式上,浙江图书馆党委...
清明假期,天津博物馆于5日举办“甲辰龙年清明诗会”,通过诗词互动游戏、传统文化展演、沉浸式解谜游览、博物馆文创IP形象互动等方式,让游客在诗词与文物中感受古人对于春日的浪漫表达。
巍巍轩辕殿、苍苍桥山柏,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日在陕西黄陵举行。
十里溱湖,万篙如林,激浪扬波。一船一景一境界,每条贡船驶过时,都惹得现场观众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2024年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6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幕。今年的会船节精心打造“龙佑三水...
甲骨文故乡河南安阳将开启“全球甲骨文数字焕活计划”,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让这一古老文字焕发更多新生。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2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
由香港浸会大学、福慧国际慈善基金及中西文化艺术发展协会合办的“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2日起在浸会大学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4月14日。43件北京房山云居寺珍贵藏品亮相香港,其中17件展...
香港邮政2日宣布,将于4月18日推出以“香港馆藏选粹——中外茶具选粹”为题的特别邮票及相关邮品。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根据《“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的工作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社会公示等程序...
“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2024”25日在西九文化区隆重开幕。逾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机构代表、业界人士聚首一堂,共同探讨文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和实践经验。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孔子学堂在学校扎根推广、健康运行,3月13日,章丘区学校“孔子学堂”授牌仪式在东山小学举行。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展“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19日正式揭幕,展出逾190件珍贵文物,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昔日辉煌。
为迎接沈阳故宫申遗成功20周年,3月19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晋韵华彩——山西琉璃艺术展”在沈阳故宫开幕。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依托其小说文本,在不同时代创作出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不胜枚举。近日,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又应邀复演。该剧自2021年9月首演以来,凭借深厚...
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这个春天,中国传统服饰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顶流”。身着传统服饰出行的市民和游客随处可见,衣袂飘飘、裙裾飞扬,时尚与传统融合、青春与古老共鸣,和明媚的春景共同组成...
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代表介绍,该院“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迈出实质步伐,“敦煌遗书数据库”业已建成投用。
新学期伊始,为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贯彻寿光市家长学校会议精神,3月8日晚,寿光市圣城中学举办家长学校传统文化课程讲座暨“1122”论语学坊启动仪式,邀请寿光市政协原主席、...
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还没机会去殷墟博物馆打卡?司母辛鼎、“亚长”牛尊、殷墟甲骨……一组中华文化学习笔记带你沉浸式感受“商文明...
2月20日,舞龙爱好者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集镇街参加舞龙争霸赛表演(无人机照片)。元宵佳节临近,人们进行传统舞龙表演,热热闹闹迎元宵。
龙年春节,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迎来众多游客,文旅市场红火。
过大年看大戏。热闹喜庆的春节,怎能少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作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之一,自1月18日至3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十家国家级文艺院团开展“国家艺术院团新春演出演播季...
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巍然矗立的宫殿区、出土大量精美文物的分等级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以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区域性早期国家的繁荣,实...
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北京的王珈一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国家图书馆,参加这里举办的“龙腾书海 春满文苑”新春文化活动。一家人写“福”字、猜灯谜,还获得了一套甲骨文拼图小礼品。王珈一开心...
作为文物“存储卡”和历史“解码器”的博物馆,近年来赋予了过年新的仪式感。甲辰龙年到来之际,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正在新春佳节迎来八方来客,诸多年味展览在各地博物馆“上新”。近期,游客走进山西省阳泉市博物...
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
从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牡丹花灯,到灯会现场3000株牡丹鲜花冬日盛放,再到史诗级实景秀演出《神皇会》,洛阳牡丹阁内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山东航空客舱服务部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地域优势,结合部门特点,不断提升廉洁...
2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的相关情况。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孔子博物馆等六十余家文博机构承办,以祥龙为题材,精选数百幅文物图片组合的大型展览与游客见面了。
新春佳节,广东、云南、山东等地华灯璀璨,人们用多种形式,庆祝新春佳节。
流光溢彩、新春纳福,新疆天山南北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
近来,山东广播电视台携手沿黄九省(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