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孔子基金会 >梁漱溟研究

梁漱溟:孔子第一个人生态度——乐

2021-03-02 10:56:00  作者:梁钦元  来源:中国孔子网

  【导语】

  梁漱溟先生讲孔子有他很不同的语言表述:“孔子的学问可以叫做——自己学”。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自己学”?他对孔子又爱用一个称呼叫“儒门孔学”。这又是什么含义?他认为:“儒家孔门之学为体认人的生命生活之学,要在反躬修己的实践,不宜以哲学思想目之,最好不从思想理论来待之。”牟宗三先生讲:“他(指梁漱溟先生)独能生命化了孔子,使吾人可以与孔子的真实生命及智慧相照面,而孔子的生命与智慧亦重新活转而披露于人间。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他开启了宋明儒学复兴之门,使吾人能接上宋明儒者之生活与智慧。” 不管今天多少学者专家在解读孔子,唯有梁漱溟先生从《论语》总结出了孔子的13条原则、14个人生态度。由牟先生的评价可见:梁漱溟的独到之处不是去作字面解读,而是把功夫用到日常的点滴生活。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最大的本领就是生活的功夫”——孔子不但是懂生活的行家,还能让自己的生活长对长好。学习这14个人生态度,就是不把孔子“高大上”,而是“去圣乃得真孔子”;孔子就是在人世间的,和我们平常人一样“衣食住行”过日子;学习孔子,就往粗浅平实处,看一看孔子的“三观”和我们有哪样不同?拿孔子这些好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人生,解决自身问题,从而让人生向上,生活更美好。

  孔子首要人生态度,并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仁”,而是:乐。梁漱溟先生说:“一翻开《论语》看孔子的第一个态度,即是孔子生活的道路,一见便觉得他的意味非常之长,非常之妙。”虽然今天人们都称梁漱溟“最后的儒家”或者“国学大师”,但他少年并没有读《四书五经》,他本人仅仅认同自己可以算作一个思想家,是本着自己思想来行动的人。一翻开佛经,他说满眼都是“苦”字,而一翻开《论语》,通篇一个苦字也不见——他明确提出:孔子第一昭著的人生态度是: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孔子心里洋溢着喜悦。“乐”流露出一种人心的情绪情感的状态,一种很欢快喜乐的样子。

  一、梁漱溟先生人生态度的转变

  清末民初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却偏对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发生了极大兴趣。这两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竟然萦绕他的一生。在他上高中时,他常常思忖做什么事情怎么样才能得到一个好结果,有没有好处?中国人如何才能不被外国人欺负?他还“玩儿了些手枪炸弹的把戏”,参加了京津同盟会,推翻清廷——“造反”的地下活动,那可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啊!不久清王朝垮台了。这个年轻人就又一心向往建立共和政体、施行民主。可是他并没有去报考高等学府,而是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在京津同盟会(京津支部)主办的《民国报》任外勤记者(当时《民国报》报社设在天津,梁漱溟先生住在北京,就往来于北京天津之间,做采访工作。后来报社又迁到北京)。因为有记者和同盟会会员双重身份,这让他零距离接触到一些社会乱象。

  像民国初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议会成立,组建五院”等等。可是,他看到的却是当政者、民国的议员们泡在北京八大胡同(红灯区)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年轻的梁漱溟先生感到愤懑无比,对国家感到异常绝望的心态里,他转而宅家苦读佛典,一心要出家。“人生实在是太苦了”!后来他应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张耀曾 先生之邀,担任机要秘书。有一天,20多岁的他,在办公室里无意间读到一本书《论语》——对比他读的佛典,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完全不同的世界,通篇《论语》竟然没有一个苦字!

  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从他的父亲(梁巨川先生)那里的“做一事要问有没有好处”到佛家的“厌离人生要出世”,直到读《论语》发现了孔子第一个人生态度——没有“苦”,却是“乐”!待到读完整部论语,他看到了孔子顶突出很新鲜的14个人生态度。

  二、苦乐的发现与体认

  《论语》中孔子的主张及人生态度给了梁漱溟先生一个巨大的颠覆性冲击。祖父(梁漱溟先生)每被大的问题冲击,就弄得自己精神彷徨,神经衰弱。

  有一天,他在院子的藤椅中坐着;猛然就看到家中保姆正在晾衣服。她用手拧麻花一样地挤掉衣服上的水,搭到绳子上,再用手去抻拽拍打,嘴里还哼着小曲儿。明媚的阳光闪耀着女仆满脸的笑靥。祖父就想——我的实际境遇比她好多了,生活条件也比她好,可是这个女仆的样子看上去反倒比我自在轻松……我反而觉得人生苦得不得了,甚至不想活下去了。

  梁漱溟先生心里生出了疑问:

  我的苦乐观哪里出了偏差?现实生活并不是我头脑里原来想的、认定的那个样子吗?

  平常人们很容易把“苦乐”认定为一种外界的境况。比如华贵的衣物、一幢豪宅、山珍海味……他觉得好像不是这个样子。苦乐更多的应是主观方面的心理感受。很多人心情郁闷,立刻有人来拉他去看赵本山的小品,去听郭德纲的相声,以为可以排遣忧苦。——可是他还是乐不起来!为什么?因为苦恼的事儿和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掉,不过暂时被“中断”了一下。

  梁漱溟先生认为:孔子之乐,不靠着外力作用去拨动去刺激。乐是人心自然生发出的,不靠外面的一种美好心境。

  三、欲念无尽则生苦

  住100多平米的房子,还有200的呢,还有更大的呢!你买了一个一百万的车,还有200万、300万呢……从人的欲求角度来看,永远不被“完全”满足。

  这让他突然意识到:人生的苦乐其实与境遇是无关的。人所以会觉得苦,偏差就是:“向外面去找”,人被欲求带着跑。

  对比儒佛两家,他发觉佛家让人走根本取消欲求,出世间的法子“取消苦”。孔子儒家却不离人世、躬身向内反求诸自己的人生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主张——并不是你对我的态度怎么样,我就高兴(乐),或者我就不高兴(不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也没有盼着人家来,友人却骤然而至。数千年前,人们彼此联系的方法可是少而慢的,交通不便;突然间好友就来了,肯定是一个好大的意外惊喜。这与欲求得失无关。

  四、孔颜之乐

  “人心本无事,有事心不乐。有事行无事,多事亦不错。”明儒王心斋心中完全没有挂碍的意思可谓真乐。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的心是一种畅快生活的喜悦和满足感。

  孔子赞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比较破旧,不免愁苦沮丧,但是颜回却大不同。梁漱溟先生说,我们有时不知道老师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但是咱们可以去看老师的学生。某老师的“得意弟子”往往反射出老师的为人处世,老师的人品。孔子认为自己最好的学生是谁呢?就是最接近最像孔子的颜回。

  子曰:仁者不忧。不忧,就是乐。梁漱溟先生解这一句反过来说,忧者不仁。在孔儒以为,任何境况下,一个仁者是“不忧”的,孔子为什么能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他的心不会向外找向外求向外倚靠,那真没有可忧愁的了。

  可见“孔颜之乐”的人生态度,绝对不是向外倾欹的。

  五、乐在生活本身

  我祖母1935年在邹平难产去世了。1942年,祖父在桂林和我的继祖母(陈树棻女士)举办了结婚典礼。主持人是李济深 先生。婚礼上大家也像现在一样,鼓动着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祖父竟然端起身架,一个亮相、“咿咿呀呀”有板有眼有腔有调地清唱了一段京戏“黄天霸”,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一片叫好与喝彩,谁也没想到的是:他忽然就来了一句戏文中的道白,高声拿腔道:“我——去——也!”一转身,来了个“水袖”上扬的戏场姿势,拉着新娘子(我的继祖母)的手——先踱着方步又是一串碎步欢快地出门去了。引来更大一阵笑场,婚礼到此结束。这个事儿本身就很有喜感,祖父后来给我讲起,我忍不住笑到前仰后合。大家看他平常照片,大都觉得他看上去撅着嘴、很严肃,竟然还“油”(幽)了一默!他是活在自己当下,顺着自己心意自然地一个流露。

  总结

  有人把“乐”看得过于简单或复杂,习惯于“因为……所以……”“只要怎样……便一定怎样……”单线程的“向外找”。譬如:只要孩子进入重点幼儿园……考上重点高中考入北清……将来孩子的“人生充满幸福”啦!且不说“人生必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即便某人的一生一路开挂,处处可控,事事如意……这种人生的乐趣就没有了。我接手的案例中,小高(化名)在准备出国之际;忽然就觉得生活没有乐趣,连活下去的意愿都没有了。“我成绩很好,分数很高,就要去国外留学了……但我为什么要活着呢?”他独自一人跑到学校七层教学楼顶上;他的举动把学校老师同学、父母彻底吓懵了——正值青春就开始对人生沮丧!我为此深感担忧!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曾感叹:曾点向往这样的日子也是我向往的。孔子没有端出一个圣贤居高临下的架势;号召说几月几号要上街搞个传扬“正能量”的活动。他让弟子各言其志,不用有什么顾虑,就是倡导人类生命的自由与自然的生活而已。

  真正的所谓乐者,就是生机的活泼、生机的畅达,是回归人类生命本身的自由与自然。

  每一个人都可以参照孔子乐的态度,来真正付诸于行动,关注的重心放在自己的生活里;不是向外找;真正跟随生命的自然流行和变化,就会让生命富有情趣、充满欢乐。

  先贤的乐之金句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2.圣人的喜怒哀乐恰好,而常人不恰好。现在我们更可以说,圣人的喜怒哀乐是不动心的,而常人的喜怒哀乐则都是动心的,圣人只听他自己的天然变化,常人则不如是。我们要生活恰好,亦只有听自己之天然变化而已。

  ——梁漱溟

  (作者:梁钦元,资深心理咨询师,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