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孔子基金会 >梁漱溟研究

墨文川在“中国的脊梁——梁漱溟展览”开幕式上介绍本次展览的筹备情况

2015-10-24 10:36: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墨文川介绍本次展览的筹备情况。

 

    尊敬的北京大学吴志攀常务副校长,各位校友,各位嘉宾,大家好!
    “中国的脊梁——梁漱溟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今天就要开幕了,我代表山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向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在这里我把展览工作的筹备情况做一个介绍:梁漱溟先生士人风骨、勇于担当的一生中,有两个非同凡响的七年,第一个是在北大执教的七年,第二个是随后来到山东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七年。24岁到38岁,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韶华岁月,正是这两个七年,将北大和山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山东北大校友会的创意,发起举办梁漱溟展览,既是一分责任,也是一份光荣。
    应该说,筹备展览的过程是对梁漱溟这部大书深入学习、广为求教的过程,也是海内外遍查档案遗物的过程,更是对梁先生精神品格的艺术造创造的过程。展览分为弘扬儒学、乡村建设、政治担当等三个板块,其中弘扬儒学与儒学先祖的孔子故里,乡村建设与造福百姓的黄河文化,政治担当与石敢当的泰山精神,机缘巧合,一脉相承。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社会公众打开一扇了解梁漱溟的窗口,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助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梁漱溟展览是献给北大全球校友会,献给山东的广大观众,献给社会各界的一份厚礼,可喜可贺。
    在展览即将揭幕之际,我想借这个庄重的讲台,向热心关注、鼎力支持展览筹备工作的单位和人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母校北京大学校友会、档案馆、校史馆参与和策划多方协调提供资料。台湾、香港、重庆、上海等多家校友会热情接待、及时帮助、联络相关的结构,协助查阅档案资料。各权威档案机构,如中央文献办、国家档案馆、全国政协档案馆、新华社以及山东的档案部门,桂林市博物馆,邹平县梁漱溟纪念馆等机构提供档案文献、借用展品,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山东省文物局山东博物馆调整档期,组织队伍,高效运作,密切配合,确保如期顺利开展。在脚本的撰写、策划设计以及具有展物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不舍昼夜;梁先生家人全职的顾问,出谋划策出人出物,全力以赴;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山东省文化厅对筹备工作的全过程给予指导、协调、和推进。中国孔子基金会深入实际、亲力亲为,组织召开媒体通气会并将展览挂上中国孔子网广为传播。
    饮水思源,功在大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编辑:杨晓卫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