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孔子基金会 >普及应用

董子竹“与企业谈国学”之二

2007-06-14 10:04:00  作者:  来源:

中国必定大发展

 

十几年前,有个国家干部到庙里找我算命。为了他的香钱,我不能不满足他。最后对他讲:“下海吧,你不发财我下地狱。”这对出家人来说,已是极狠的话了。

千万不要以为我对算命有什么自信。我心里自有盘算:此人明显精明强干,人脉活络,谦虚好学。这便是他的本钱。那时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大发展,但经济秩序没上轨道,火中取栗正其时也。第三,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家没有任何文化束缚了,全想发财,国家也鼓励发财。只要国内政治稳定,没有个发展不起来的。简言之,号称勤劳勇敢的十三亿人没顾忌地捞钱,这力量岂是一万颗核弹比得了的?世界上什么力量阻挡得住?

全国经济大发展,他这样的人能不发吗?关键在他有没有胆子下海。只要他敢,凭他的聪明才干人脉资源,不发就怪了。

此时此刻我就是要壮他的胆。

说也巧,我还俗回故乡武汉,我们正好是生活在一个城市。他创业的那几年是真难,每回去我家见我,不好意思空手,只能是一箱苹果,价值二三十元。他是只有几十万元起步的,一下子铺开上百亩的房地产,能不紧张吗?每当他没辙时,便找我聊天。

我一不会找钱,二不会管人,只能给他谈“玄”。把我所理解的儒、道、釋三家的理论化为对他的开心丸,坚定不移鼓励他,“你非成功不可。至于我讲的道理,你只当流行歌曲听,不听也行,只是别泄气,一定会有几分好处的。”

真是碰巧了,他还真成功了。现在不能说是百亿富翁,调动三、五千万现款不是问题,三、五个亿以下的项目是不谈了。一直到零四年他才体会到我讲的那些“玄”,一点也不“玄”,对他是真有用。于是,他多次有意识安排让他的哥哥、儿子甚至合作伙伴一起听我谈“玄”。

他真服我怕是在两点上:第一,我十几年前对他说,多则五十年少则三十年,中国赶上美国;第二,台湾必大乱,那里的文化有毛病,最后可能不是兰绿之争,而是黑帮控制。

这两个预测不敢说全兑现了,起码是眉目清晰了。

“道”、“佛”、“至善”本身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只是“明明德”。不是某一个人明了就行,要一切生命都能“明”了。用佛学语言说“自觉觉他,觉性圆满”。

明明德在哪圆满?儒理不只在书院,佛法不只在庙堂,更在千万亿万人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用儒家的话说在“修、齐、治、平”中。

二千多年前的《论语》便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任务的真正完成是当代自然科学大发展的今天。

中国文化近二百年的衰败,不是国学的错,而是文化精英们把国学锁在书院中、皇帝庙堂中了。朱熹谏皇上还要先起一卦,这算什么国学家!王阳明的成功不仅是《传习录》,没有多年剿匪的社会实践,他也不会那么深刻体会到朱熹的偏颇。可以用两三万人击败宁王三十万人,并活捉宁王,那才真是王阳明“心学”的胜利。他的真正继承人是张居正,而不是李贽、何心隐。最后张居正关了全国的心学书院,杀了何心隐,把李贽送到云南,既保护了心学,又防止了空谈心学之乱。不然怎么有万历前十年的大兴盛啊!

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当时的眼光不是世界性的。心胸狭隘的“天朝观念”、“小农观念”是不可能真正推进“明明德”的。世界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当时为“明明德”发展树起的“指路明灯”。所以,“至善”必须逼得中国人打开眼界,这才有了一百多年的中国革命。最后这个革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中国人终于昂首阔步与世界人类同步了。

这场大变革,人类明明德的大飞跃,绝不止是东方人吸收了西方人的东西,就万事大吉了。人类的“明明德”是永远也不会停顿半步的。一盏“指路明灯”走过去了,接必有第二盏、第三盏、第四盏……民国以来,不少中国学者,他们懂国学,也懂西方哲学,学养令人佩服。他们想凭个人的学养把两种文化哲学嫁接起来。用东方的道德去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再把西方民主自由用来改造中国的封建主义。如今台湾的文化主流大半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实是想把两盏“灯”打造成一盏。但他不知人类早走过了这两盏灯了,那“灯”本来就是“海市蜃楼”。他们更不知道,国学中的“心学”不是哲学,没有什么玄而又玄的理论体系,国学是理性实践的学问,要一刻也不脱离历史实践,在实践中不停地自破“心中贼”。这“破”没有什么公式、准则、规律,只能自己随着自己的缘去不断地“学而时习之”,不停扫去障碍“指路明灯”的“意、必、固、我”。

“明明德”的进步永远是革命性的。任何企图在理论上调和、改良的东西,只能是梦中说梦两重虚。因为“明明德”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

至于这百年来,许多学者利用西方的哲学思想批判国学,大半也是用拳头打空气。国学没有什么“主义”,你批谁?

进入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信息科学、基因科学和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化都会飞速发展,这已经不是如二十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一样,光为满足人类肉体的享受。这将意味“明明德”的新一排“指路明灯”又亮起来了。以基因科学为例,它将挑战人类的“生死观”、“生育观”。这是西方现有哲学可以涵盖得住的嘛?所有的西方哲学,没有一个是破了“人相”的,也就根本无法接受“齐生死”的观念。我看这一步的“明明德”,会令人类更意识到国学基本观念的正确性。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釋迦牟尼:“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些教诲将会慢慢深入人心。和谐社会指日可待,大光明境界指日可待。

现有的西方文明能承受得了这样的观念吗?如果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基督文化的“天堂”如何安置?上帝到底造人了没有?

注意,今日世界的主要冲突是宗教文化的冲突。中国人很幸运,我们很难卷入这种冲突。这就不能不感谢以“儒、道、釋”为骨架的“国学”了。

二十一世纪以后,关于什么是“人”的观念怕是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到了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我们再来理解老子的教导:“吾之大患者在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在生死观全面动摇的前提下,对于这个教导恐怕和我们原来的体会会大大不一样了。

面对世界即将发生的这样伟大的变化,我们的企业家不学点国学行吗?

中国肯定会大发展,这是谁也拦不住的。为什么?“明明德”需要,“道”的运动需要。

发大财就要合乎时代之潮流。你要开百年老店,能不思考世界的变化吗?

还愿意接着聊吗?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