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财在“业”外
你有行业,你有专业,你有职业,但你首先是“人”,社会人,宇宙人。行业、专业、职业,只是你的因缘。你的生命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循着你命运因缘的轨迹,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明明德”。
人们啦!你不知“明明德”的力量有多么神奇,可移山,可填海,可转动日月,可舞动星辰;可呼风,可唤雨,可得七宝楼阁,可鹤发童颜……“你又说玄了!”。一点不玄,这一切不本在你的“知”中嘛!要不然我说的就是外星人的话。你能明白我的话,这一切就在你的“知”中。你是应该可以达到的。
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达到。地震不是移山吗?地震不在你的“知”中吗?只是你想要,地震不来;你不想要地震,他却来了。于是,你认为你无法“移山填海”、“呼风唤雨”,那是大自然的事,“神”的事。
大自然的事,神的事,不还是全宇宙的事吗?“明明德”、“致良知”就是教给你与全宇宙相合。用儒门的话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
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
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福祸将至,善,必先
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诚者,自成也;
而道,自道也。”
这段《中庸》的语言,常被人说成是唯心主义。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完全不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致良知”就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良知”会一步步显现出来,只是你要注意“分别心”的巨大危害。
不是我行业内的事,我不关心。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不是我职业内的事,我不关心。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不是我专业内的事,我不关心。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这是朋友的家事,与我无关,与我的事业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这是我的敌人的阴谋诡计,我要防范对抗。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这是国家大事,与我企业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那是外国人的事,与我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这是我手下员工的事,我可以纠正他们,但与我的整个事业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今天下雨,明天刮风,这是大自然的事,与我的企业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孩子要出国,老婆要买化妆品,小事一桩,不值得计较。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我兄弟媳妇和兄弟闹离婚,和我的事业无关。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谁谁不如我,我不听他的。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他们都是我的部属,全是些下层员工提不出什么意见来。你错过“良知”了,财富离你而去了。
你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知”是天地宇宙运行的显示器。对于显示器来讲,只要动,就是宇宙的全息。生命实践的一切“动”,都是宇宙全息的显示。问题是你敏感不敏感,至诚不至诚。是不是一个“致良知”的有心人。
人们忘记了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吗?
抄一段介绍美国财神格林斯潘的小插曲供你欣赏:
人们也许会问:这位职明睿智的老人究竟是如何创造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奇迹的呢?答案是:在浴缸里。他每天早晨6点左右起床,其后的一个半小时就是泡在浴缸里阅读各种经济和金融材料,有时甚至还动笔写点什么,因此他带到办公室去的讲稿常常是湿漉漉的。这个习惯是在70年代养成的。那时候,他的背部有些不适,他发现清晨时分长时间泡在热气腾腾的浴缸里,不仅能够解除病痛,而且才思泉涌。他甚至对朋友说,他的智商在早晨6点钟时比晚上6点钟时要高出20分。
作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其决策可以影响到美国的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因此,他在办公室里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多年的联储主席工作已使格林斯潘不情愿地变成了保守派。只要政府能及时调整方向顺应发展,他就可以勉强接受缺少纯自由竞争的东西。他的电脑与全世界的电脑联网,使他能够时刻触摸到全球经济的动脉。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讽刺他的漫画,将他形容为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国王之女卡桑德拉,虽有预卜凶吉本领,却不为别人所信。讽喻他在经济问题上经常发出耸人听闻的警告。对这幅“丑化”他的漫画,格林斯潘却十分欣赏。
“致良知”是绝对个人化的东西,非逻辑的,真是没有办法举例说明,更无法列出几条要点、几个公式让你学习操作。我只能告诉你“不能”怎么样,“不该”怎么样。永远也无法告诉你“该”怎么样,“能”怎么样。“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正解就在这里。
我只是告诉你,只要你坚持在“实践”中把感知的一切当成是“天”——宇宙全息的显示,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要被架子、框子、面子所迷,不要被成功失败所迷,不要被朋友、敌人的概念所迷,不要高级、低级的观念所迷,不要被专业、非专业的范畴所迷……不焦燥、不狂妄、无偷心、无侥幸……宁静致远,宁静致远……心接天下……“良知”自会到来。
至诚,至诚,还是至诚……终有一天你会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的。
这一切都不妨碍你利用现在的现代企业的操作方式指挥你的企业。
你的企业需要地震,地震来了;你的企业需要风,风来了;你的企业需要雨,雨来了;你的企业需要炒股高手,这高手找上门了;你的企业需要技术权威,技术权威来了……
别神化格林斯潘,他不过是不自觉的偶得“良知”。儒学是把一个“致良知”的系统给你了。
不过,千万别把这当成什么大事。游戏,游戏,游戏中不经意之时,“良知”便来了。格林斯潘的智慧便是来自“大放松”的偶然得之。
注意,注意,“良知”是为你“明明德”显现的,不是专为你发财显现的。发财、办企业只不过是你“明明德”的因缘轨迹。天地宇宙把力量显示在你的发财上,企业的大发展向你证明“良知”的无穷力量。这是让你“明明德”,让你借发财而悟生命。
“至善”是天地宇宙本身,他没有别的目的。显示其最根本能量的是生命的“知”,终极目的是令一切生命“知知”,也即“明明德”。“至善”舍此无目的。生命的“知”中所显示的一切都是为生命“知知”、“明明德”。为了这个目的,天地宇宙无所不能,无所不至。你合了他,也就无所不能、无所不至了。
你的一切只为自己“明明德”,也促使一切与你企业有缘之人“明明德”。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致良知”的力量奇妙无比、奇特无比、奇大无比。
“财”是自然而然而来的。
“财”是你“明明德”的轨迹。
这才是《大学》“仁者以财发身”的正解。
疑“发身”可能是“修身”。这当然是该经学家管的事。《大学》中的这一段的主旨是“修身”。此句解为“一个诚心做仁者的人,要以发财的过程作为修身的过程。”这种解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修身”无他,不是做个善人、做个好人,而是全力以赴“明明德”,“善”与“好”自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