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孔子基金会 >普及应用

“我爱国学、我读经典”倡议书

2007-06-05 12:18:00  作者:张卫东  来源:

    四月春风来,四月柳色彩,四月生萌动,四月多亮丽。1995年,为纪念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倡导人人读书,走向阅读社会。

    书,传承文明,播撒智慧,描绘未来,指点现实,只有读书才能晓理,才会博采,才可开智;读书才是天下第一好事,读本好书才是最大兴事。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中国龙曾一路领先,让五千年文化震撼世界,影响着全球。热爱读书,勤奋学习,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不竭的源泉。古有孔子研究《易经》曾经“韦编三绝”;苏秦、孙敬为读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为读书“凿壁偷光”;李密的“牛角挂书”,这些经典故事感染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才会不断有古贤读破万卷书,新人读书胜先哲。

    齐鲁大地,历史悠久,圣贤辈出,文化昌明,无数经典组成浩瀚的知识海洋,只有领略和精读了这些经典,才会启迪智慧,陶冶灵魂,感悟人生,修身立德,丰富涵养,高瞻远瞩。为此,我们向全体少年儿童发出倡议: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四月里每人读一本以上国学书籍,背诵一篇喜爱的优秀经典,写一篇读后感。

    二、坚持月月读经典,背经典;每天关闭电视一小时,关闭电脑一小时用于学习国学经典一小时,与家人交流经典一小时。

    三、营造“书香校园”,积极参加“读国学、背经典”活动,团结同学,敬尊老师。

    营造“高雅家庭”,孝敬父母长辈;友善兄弟姐妹;尊重友邻四舍。

    四、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儒家的经典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永远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最后让我们时常背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全体少先队员
(2007年“我爱国学、我读经典”大型广场赠书活动大会宣读)
2007 年4月22日

 

编辑:孙秀峰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