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六讲:“他生与自生:中西生成论的重要差异”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苗冬青 万铠诚 日期:2024-04-25

  2024年4月18日,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六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一楼1102教室顺利举行。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B站账号进行直播。本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祥相老师主持,主题是“他生与自生:中西生成论的重要差异”。

  曹峰教授的讲座围绕“古希腊对于本原与动力的思考”、“二十世纪西学背景下中国古代生成论建构的偏差”、“道家的‘自生’观念”、“儒家的‘自生’观念”等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曹峰教授介绍了“古希腊对于本原与动力的思考”。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作为人类的基础认知,东西方都在寻求世界的终极本原,并以此解释万物的起始。从万物生成的角度看,古希腊的“元素论”和“原子论”都在寻求事物发生的原因,但一个是向外求,一个是向内求;一个倾向于源头的探寻,一个倾向于结构的分析。从事物发生的动因来看,一个来自于他者,一个来自于自身;一个是他因说,一个是自因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探寻外在源头的思想系统显然要远远大于分析内在结构的思想系统。

  第二部分,曹峰教授指出了“二十世纪西学背景下中国古代生成论建构的偏差”。二十世纪的哲学家们致力于按照西方的形而上学来为中国古代的概念寻找逻辑的规定性,这种将中国古代特有的名称按照西学的要求加以“本质化、单义化、对象化、观念化和实体化”的努力遍在于中国哲学史的各个方面。受到西学中对于“第一推动者”强烈关注的影响,学者们更为注意寻找中国哲学关于终极本原的描述,在生成模式上,更为关注“他生”类型,即致力于寻求那个外在的、至高的、最为根本的、最为终极的本原,然后按照从整体向个体分化的模式描述生成的过程。从“一”和“多”的关系来看,“他生”强调的是“一”,而“自生”强调的是“多”,但中国哲学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多”。也就是说,弄清楚“他生”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万物的“自生”。从“他生”到“自生”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成论的完整链条,两者缺一不可。

  第三部分,曹峰教授阐述了“道家的‘自生’观念”。道家的“道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而是一种强调“道”之作用的功能性理论。“道”的设立,最终是为了给万物、给人间寻求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在道家看来,让包括人在内的万物拥有自发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机勃勃的生存空间,那是最高的理想。为此,如果需要削弱其终极本原的性质,甚至放弃其终极的、创生的、主宰的地位,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因此在道家理论中,“他生”和“自生”并不对立,完全可以并存。“自生”正是创生者不干涉、不控制的结果。这种明明是生成者却不以生成者自居的生成理论,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宇宙论中是完全看不到的。

  第四部分,曹峰教授阐述了“儒家的‘自生’观念”。儒家以人为中心,这和道家比较纯粹的万物平等有所不同,但在希望创造一个包括人在内的生机勃勃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两样。因为“生”是一切的前提,没有生机的荒芜宇宙对于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方面儒家基于自己的立场,不断加入伦理的内涵,从而给“生”抹上了道德的色彩。但是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生”既具有超越性、普遍性而又具有现实性、实践性的特点是高度重视的,其思想的基本骨架也和道家一样,将世界得以生生不息,将万物能够自生自化看作是一切学说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目标。

  在最后的结语当中,曹峰教授表示,“生”作为一个既超越又具体的概念,可以视为代表中国哲学的关键词,无论儒道都把“生”视为重要的话题来讨论。古代中国人倾向于把美好的世界看作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场域,把人生看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中国人心目中的“生”,不仅仅包括出生的那一刻,包括对于终极本原的关切,也包括了“生”的状态、延续、质量、活力等许多问题,因此“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可以用来实践的政治理想,是可以用来审美的对象,是一种目标、一种功能、一种价值,而这用西方的形上学和知识论是难以涵盖的。

  讲座结束后,罗祥相老师对曹峰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做了简要总结。随后,讲座进入答疑环节,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曹峰教授对“‘生’与‘生生’概念的侧重”“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走向”等问题做了解答。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