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哲 | 生生论:传统思想的新名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作者: 日期:2022-05-10

  2022年4月14日晚6时至8时,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面向世界的儒学”系列讲座第八讲“生生论:传统思想的新名称(Zoetology: A New Name for an Old Way of Thinking)”,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228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比较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主持,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

  本场讲座围绕“生生论(zoetology)”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安乐哲教授着重介绍了他的研究方法,即比较文化解释学(comparative cultural hermeneutics)方法。通过引介杜威(John Dewey)的直接经验主义假设(postulate of immediate empiricism)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偏见”(prejudices)等说法,安教授指出比较文化解释学方法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而言,我们要以“零售”而非“批发”式的类比为方法,在自觉意识到不同文化传统中假设和目标之存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富有意义的联想及对比。安教授引用他的老师刘殿爵(D. C. Lau)有关不同语言的语法、句法是不同世界观的沉淀的看法,以及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认为古希腊本体论和中国古典过程宇宙论之间的区分不可模糊的观点,强调我们要避免席文(Nathan Sivin)所指出的那种“非此即彼(either-or)”的简单文化比较,因为例如对中国哲学强加以基督教式解读,反而会在模糊的对比中扭曲双方,造成误读,所以我们需进一步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基于古希腊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世界观的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潜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探寻它们各自的文化前见或“偏见”是什么。

  第二部分,在比较文化解释学视域下,安教授以亚里士多德有关事物本质的思考和《易经》中“生生之谓易”等说法为例,结合唐君毅提出的过程宇宙观、一多不分观等,将中国传统的生生论(zoe-tology)与西方传统的实体本体论(ontology)进行了对比,提出以下几点:其一,古希腊实体本体论以确定性和非矛盾性为根本原则;中国古代宇宙论则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放的、以“生生”为根本的本体论,以生活和成长为出发点,优先考虑生命关系的构成性质。其二,在古希腊本体论中,每一事物由形式(form)决定,是独立(freestanding)和自足的(self-sufficient),关系性只是附带的、第二性的;而在生生论中,关系性是第一性的,每一事物都与另一事物相关联,每一事物之“自”都处在无限的关系场域中,由其所在各种关系联结而成其独一无二的特定身份,并且具有创造新意义的特点。其三,与亚里士多德以事物本质(essence)为对象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What is a person?)不同,生生论的逻辑是叙事性的(narrative),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一个人,是指要了解其完整的人生叙事,如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做过哪些事。安教授特别提到赵汀阳在《惠此中国》一书中的“具有历史性的历史存在”观点,强调“因作而在(to be made to be)”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中西两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各异,但皆为深度思想,西方哲学是关于必然性的思想,是对世界的“字典式”解释,试图建立界定万物的确定性理解,断定“什么是什么”,一切观念皆为“在/是”(being/is)的注脚;而中国哲学是关于可能性的思想,是对世界的“语法式”解释,重视变化、生长、不确定性、互动性等。”

  第三部分,安教授谈到生生论视域下的“成人(human becoming)”和人性观。安教授在引述唐君毅相关说法的基础上指出,人(human becoming)是一个生成的概念,人是处在关系中的由关系构成的存在,人的问题应该放在中国传统生生论之中来讨论,而不能从实体本体论角度出发,以之为先在的、完成的某种实体性存在。安教授进一步指出,一直以来,学界将古希腊的目的论假设投射到孟子“性”概念,将之翻译为“human nature”,导致了对孟子的持续误读。但如唐君毅指出,在中国古代宇宙论中“性或生理,乃自由原则,生化原则,而非必然原则”,而中国思想之论人性的共识在于以“此人性之能变化无方处,而指为人之特性之所在”,以及“一物之性之本身,即包含一随所感而变化之性”。总的来说,明确“生生论”为中国哲学本体论,将中国哲学的问题还原到其本来诠释语境中研究,对于中国哲学及世界哲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乐哲教授讲完后,在场师生围绕讲座内容与安教授展开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林德、曹峰、刘增光、李记芬等几位老师分别从儒佛道三家人性论的规定性、朱熹的人性论与经验开放性的关联、关系视域下的“自”和“self-”、生生论的起点等问题,与安教授进行深入而精彩的学术讨论。安教授对线上线下师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耐心和详细的解答,中英文交织的思想交锋尤其引人入胜。

  讲座最后,温海明教授说明为什么安乐哲教授要以“zoetology”来取代“ontology”,推进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哲学的正当理解,正如他之前用“role(角色)”来推动比较视域当中对儒家伦理学的理解一样,可以说这与他一生致力于推动在世界范围内“哲学化(philosophizing)”中国哲学,让中国哲学能够“哲学地”被世界理解和接受的努力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改造世界哲学的革命性旅程已经开始,我们都有幸参与其中。讲座在线上线下各位同学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