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传承与创新·清华与名城四十周年”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

来源:光明网作者: 2022-06-28 09:54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近日,“传承与创新·清华与名城四十周年”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27位名城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回顾名城保护工作的历程和成就,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研讨了名城的挑战与未来。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清安地建筑设计等支持协办。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致辞中表示,在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时期,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创立者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的保护工作精神,是我国历史城市保护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清华建筑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清华大学建筑学科以张杰、吕舟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专家,仍然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上下求索、辛勤耕耘,在学术研究、课程教学、工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成绩,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遗产保护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题为《名城保护40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回顾了名城保护制度成立40周年以来,保护制度日臻完善、保护理念与时俱进、保护力量创新不断、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经验日趋丰富的历史成就,总结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认识有偏差、保护内容碎片化、保护方法不科学、活化利用不充分、监督管理欠力度的等问题,提出了在未来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任务、聚焦重点工作的建议。

  在题为《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报告中,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与大家共同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他指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推动着区域、城乡、陆海、地上地下的统筹,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格局。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邓超表示,名城是文物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名城制度是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制度。他从完善顶层设计、坚持价值优先、整体性保护、推动活化利用、落实督察监管等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进展。最后,他提出要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赓续历史文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钟舸教授与清华同衡霍晓卫副院长共同主持圆桌讨论环节,主题为“名城的挑战与未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主任刘伯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城处处长胡敏等嘉宾参加了讨论。

  在论坛的总结发言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袁昕院长表示,遗产保护的优劣在于我们对待遗产的态度,若我们对立保护与发展,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发掘城市文化和历史遗产价值,让遗产活起来,这对城市品味的提升至关重要。他指出,未来要以更长远的历史观去看待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应该从名城保护走向对每一座城市遗产与文化的保护、发扬、传承和塑造。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