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陈乔见:孔子的“义”概念:适宜权智还是绝对的道德原则或价值?

关于孔子乃至儒家的“义”概念,传统训诂多以“义者宜也”释之,其现代变体则有“情境适宜性”“权变”和“实践智慧”等诸种哲学诠释。实际上,从训诂上看,一律以“宜”训“义”是不通的;从德行上看,这些现代...

日期:2024-01-12

李祥俊:儒家的仁爱秩序与自爱问题析论

儒家的仁爱秩序是以君、父、夫为中心的差异一体结构,把人的自爱、爱人转化为人伦秩序中的自我角色担当。对于现实人、我关系中的自爱问题,

日期:2023-12-08

李竞恒:孔门封建考:论孔门为模拟封建关系组建的小共同体

日期:2023-11-10

任剑涛: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 儒家人学的复调结构

日期:2023-11-02

廖可斌: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社会“礼法共治”模式

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治理一直实行“礼法共治”,与西欧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教法共治”形成鲜明对照。唐以后六部的位次、古代各朝正史中“礼”“刑”类“书”“志”的次序、比例等,都是中国古代重“礼治”的表征。...

日期:2023-06-08

何怀宏 赵占居:先儒论人性的共同性与差别性

日期:2023-06-07

颜炳罡 吴奇萍:儒家,还是杂家?——《颜氏家训》思想归属辨析

从《颜氏家训》作者的家族文化底色、思想来源、作品主题、核心价值来看,《颜氏家训》的思想归属是儒家,而不是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杂家。第一,从《颜氏家训》的“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学术追求与使命担当来...

日期:2023-06-07

重铸君子人格推动移风易俗

孔子儒学确立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准则,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融人全球化事业的今天,它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道德...

日期:2016-11-29

再论如何理解“恻隐之心”的问题

孟子以“乍见孺子人井”时的情感体验来举证和验明“恻隐之心”的存在,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日期:2016-11-29

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

儒家文化有相“因”继承的“常道”,也有与时偕行而进行“损益”的“新命”此即文化发展的“常”与“变”的关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止义、尚和合、求大同”可以说是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之“常道”...

日期:2016-11-29

人际关系的和谐之道

全文旨在探究《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的真正意涵,并提出吾人对其应有的认识。首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说法,认为“五教”之所指,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之教为确诂。

日期:2016-11-29

公羊“三世说”的演进过程及其思想意义

作为公羊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三世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与“充实”的过程。回顾这一过程,我们既可以体察公羊家的王道理想和拨乱反正的思想勇气,亦可以领略其通达古今的宽广胸襟和因时变易的开拓精神。

日期:2016-11-29

春秋时期诸侯“庶女媵妾”的演变

媵妾婚是一种古老的婚俗,汪玢玲《中国婚姻史》引商承祚先生的考证,认为“最早关于媵妾制的记载,已见于殷代文献”。李怡、王立群合著的《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认为“媵妾婚,也称为嫡妾制,是周代宗法制度实行...

日期: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