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凝共识 千年哲思启未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观察
来源:新华社 作者:栗建昌 吴书光 孙晓辉 张昕怡 高天 朱晓光 冯媛媛 日期:2023-09-27尼山脚下,孔子故里。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
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聚焦世界不同文明对话,日益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共识——探寻人类共同价值
“对话”“交流”“共同”“多元”……梳理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关键词一次次进行思想碰撞,并逐渐达成共识:尊重、交流、平等、互鉴,是不同文明和平共存、共同发展的方式。
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本届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下设“全人类共同价值诉求与当今世界面对的新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等12个分论坛。
“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仍将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刘廷善说。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设置都蕴含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致力于探讨应对当下人类文明进步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届论坛聚焦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构建人类美好未来,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索可行方案。
2023年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等专家认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宽广胸襟实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强调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023年9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埃迪尔·拜萨洛夫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要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欣赏它们形成的多彩之美,这需要既坚持自身文明传统,又对其他文明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说,只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开展不同文明对话,才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隔阂,避免落入文明冲突的陷阱。
拓展——对话领域不断丰富
本届论坛开幕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分论坛成为焦点。1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方服饰之美分论坛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流光溢彩的东方服饰、精美绝伦的刺绣手工在“国际时尚之都”精彩亮相,传统服饰与现代潮流的碰撞让中国色彩闪耀国际舞台,散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底蕴和魅力。
尼山世界文学论坛、尼山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尼山世界华人华侨论坛、尼山世界文物(博物馆)论坛……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分论坛设置彰显了广度和深度,议题涵盖科技进步与艺术创新、儒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众多时代性、国际性的领域。
“论坛的议题设置基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刘云超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对话领域不断拓展,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和各国不同文明的了解,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
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到文化、教育、历史等议题的研讨,再到国际政治、经济、生态、传媒、艺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涵盖面越来越宽广。
“义以生利,利以平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尼山世界儒商文化论坛上,海内外80余位嘉宾共同探讨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发与会者的共同思考。
2023年9月27日,与会嘉宾出席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中山大学教授、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黎红雷认为,将宽厚包容、诚实守信的古老儒家思想融入现代企业的治理实践,能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鲜活样板。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从学界走向了社会各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认为,如今的对话以多元形式展开,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方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文化无处不在,表达多种多样。本届论坛还设置文学、艺术、文物等议题,架起文明沟通的新桥梁。“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思想力、想象力走在前沿,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相关议题设置让人眼前一亮,是具有开创性的尝试。”王学典说。
传承——守正创新赓续文脉
八音乐器四壁悬挂,巨幅竹简横贯全场,在本届论坛的主办地尼山圣境,大型礼乐盛典《金声玉振》徐徐拉开序幕。在激光投影、射灯滑轨、升降舞台的配合下,演员身着古代服饰翩翩起舞,将一段段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故事向海内外游客娓娓道来。
论坛期间,“天涯若比邻”大型沉浸式主题光影秀、原创交响乐《尼山雅乐》和《论语》组歌演出等系列活动接连展开,多场景、多维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魅力和时代活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传承和构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现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教授潘祥辉说。
2023年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以《诗经》为主题的雅乐表演。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起稿、勾线、上色,纸上的牡丹或含苞待放、或吐露新芽。论坛现场,非遗传承人正在创作工笔牡丹画,引得人们纷纷驻足参观。美术绘制、织造印染、雕刻工艺、漆器绘制……与论坛同期进行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下设中华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会,来自山东省内外30余家企业的近千件产品在此展销。
去年以来,山东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人们在一件件手造产品中触摸、回味和体悟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9月26日,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山东手造”精品展区,与会人员在介绍国家级非遗曹州面人作品。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礼仪习俗、伦理观念、文学语言、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于维系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山东手造、黄河大集……如今的齐鲁大地,非遗工艺、传统民俗等相继“出圈”。
根之茂者其实遂。目前山东已建成154个尼山书院,2.4万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探索出“图书馆+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儒学讲堂”等传承普及模式,在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70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6月9日,来自济南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在曲阜市参加研学活动,并诵读经典。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编辑:衣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