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春秋

舜帝为山东泗水人考证

2017-11-29 14:47:00  作者:郎兴启  来源:孔孟之乡

  史传舜的父亲瞽瞍居于妫汭,故姓妫。《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瞽瞍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又《尚书·尧典》载:“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可见,瞽叟、舜、娥皇、女英都曾居住于妫汭。关于妫汭,《史记·全本新注》解释说:“妫汭,妫水河湾,舜所都之地,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县南之历山,注入黄河。”据史籍记载,以妫为地名和水名的地方,除山西永济外还有多处。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著名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经过考察论证指出:“反复推证,上下条贯,舜为泗水之人,已成定谳。”据此分析,泗水为舜发迹之地,瞽瞍和舜所居的妫水应在泗水。今考山东省泗水县确有妫水,发源于县治东南二十五公里处的香山东侧,北流入泗。清末王子襄著《泗志钩沉》云:“(香山)东有妫水,循伏山西麓至陪尾东南折而西流,与潘波河合,北入泗。”妫水东侧不远处有历山、诸冯,东北侧有雷泽、陶墟。历山西南有娥皇女英台。此台至清代犹存,光绪《泗水县志》载:“娥皇女英台,在舜庙西南,载《山东通志》。”娥皇女英台位于妫水以东不远处,与《尚书·尧典》所载"厘降二女于妫汭“相合。

  泗水不仅有妫水,又有妫亭山。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七·国名纪四·》“有虞氏后”中载:“泗水亦有妫亭。(妫亭山在兖之泗水,源陶虛乃谢息所迁桃虛也。)”泗水妫亭山的具体位置,说法不一。见诸于史志的,所指有三。其一为陪尾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即土山。《说文》:“阜,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泽西际阜”指的就是雷泽西滨的土山,即陪尾山。《山东通志·疆域志·山川》载陪尾山条云:“此山夏商称负尾,秦汉称横尾,北魏称妫亭山,隋唐始称陪尾山。”不过此说颇令人生疑。陪尾之名,列于《禹贡》,承传至今,虽有负尾、横尾、陪尾之变,但大体近似。独于北魏变为妫亭山,不仅发音相差太远,且显然缺乏连续性。考北魏历时不足二百年,流传数千年的名称独于此短期内更为异名,实难解释。《水经注》引《博物志》云:“泗出陪尾。盖斯阜者矣。”说明东晋至南北朝期间,此阜的正式名称仍为陪尾山。所谓“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其意是说妫亭山之名不过是当时民间因附近的陶墟和舜井而附会的名称,其所指并不一定就是陪尾山。

  其二为龟山。《泗水县志·卷一·方舆志》载:“龟山,在城东南五十里,其山最小,俗名龟山。非奄有龟蒙之龟山。即《水经注》妫亭山。”明代泗水知县尤应鲁在《龟山考》中亦云:“查本县东南五十里亦有龟山,形体肖似,然不甚高耸,非昔人所夸奄有龟蒙意也。”泗城东南的这座俗名龟山的小山,即《水经注》中“俗谓”的妫亭山,而非泗治东北百里之处的奄有龟蒙之龟山。考该山位于县城东南泗张镇东北部,坐落于大厂村北、天齐庙村西北、梅鹿庄南。综合分析,此处的龟山才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妫亭山。原因之一是妫、龟同音,龟音由妫音讹变而来。原因之二,妫水自南来,正好经妫亭山东麓流过,妫水、妫亭山相接,山水皆以妫名,同为一地。其东有娥皇女英台遗址,可证此地即为尧帝“厘降二女于妫汭”处,也即是瞽瞍和舜所居之故乡。而且姑蔑城遗址恰好位于妫亭山东麓,妫水岸边。姑蔑原为姑幕,颛顼帝时,在此建立幕国,后转音为蔑国。周、秦称蔑邑,汉称姑蔑城。《史记》等典籍记载舜的世系为: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舜。王氏《泗志钩沉》云:“颛顼封其庶子穷蝉於姑幕。”又云:“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句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徙封句望于郚。”而郚也就在西面不远处的泗张镇西部汉舒村一带。这说明自从穷蝉被封于姑幕起,舜的先祖就在此一带繁衍生息,一直传到舜仍居于此处的妫水和妫亭山周围。后来舜族由此走向中原,名随族迁,才有了其他各地以妫命名的地名。

  其三为历山。郭守敬《水经注疏》中在疏证“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时,引页圭绶云:“今历山在费县西北百二十里,即此山也”,指妫亭山即历山。这显然是不知泗水妫亭山另有其山,而但据“舜耕历山”推测而出,且并未说明历山即妫亭山的原因。”而孙静、王相臣的《历山雷泽考》中也说:“《泗水县志》以为妫亭山俗名龟山,其实不然,龟山在雷泽湖的西北,《诗·鲁颂·閟宫》:‘奄有龟蒙,遂荒大东。’注:‘龟山也’即是。妫亭山南有一丘陵,海拔251米,名历山。”这里显然有误,《泗水县志》记载的是:“龟山,在城东南五十里,其山最小,俗名龟山。非奄有龟蒙之龟山。即《水经注》妫亭山。”其中明确记载的是泗城东南俗称龟山的小山,且特别注明并非奄有龟蒙之龟山。而《历山雷泽考》文中却以为《泗水县志》所指的是奄有龟蒙之龟山,因该山在雷泽湖西北,故提出妫亭山即为历山之说,且并未说明有何证据。

编辑:肖程鹏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