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十二讲:“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作者: 日期:2024-08-055月30日,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十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一楼1102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臧峰宇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志洪副教授主持,主题是“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讲座开始前,刘志洪介绍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时代命题的现实意义以及臧峰宇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臧峰宇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等学刊编委。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政治哲学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问题研究。出版专著《“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通往智慧之路》等,译著《批判的资源》《不同的路径》《恩格斯传》,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学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7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转摘。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臧峰宇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引,从“旧邦新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方面阐明了自己对“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看法。
在“旧邦新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部分,臧峰宇教授从冯友兰先生“中国是旧邦而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反思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必须回溯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中西之争”。通过“古今中西之争”的论争,学术界逐渐在走出中西差异或古今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论证中国文化应当展现的现代图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转化加以内在反思。在以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并使之促进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实践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造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内在逻辑,就会激活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并为之赋予时代内涵,将“古今中西之争”转换为文化古今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起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部分,臧峰宇教授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走过百年历程的事实。全盘西化派以及现代新儒家构想的现代化措施都缺少实践基础而不具有可行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批判总结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遗产,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形成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中国救亡图存、徐图自强的实际需要。从学术性的反思来看,“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反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知行合一与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思维方式相互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在现实的关系域中理解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思考人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变的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相互契合;儒家追求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展望的理想共同体内在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构成了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文化根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部分,臧峰宇教授指出今日之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国的当代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五千年未有之制度文明。传承中华文化“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传统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实践中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的表现形式并激活其生命力,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具有悠远绵长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但历史上任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民族都不可能仅凭借其优秀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独立和文明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决于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才能产生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需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使之促进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新的文化使命与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巩固和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