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八讲: 由“表层义”到“深层义”——以《论语·学而》篇三章为例

来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 作者: 日期:2024-06-11

  2024年4月27日,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八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一楼1102教室顺利举行。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B站账号进行直播。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廖名春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莹老师主持,讲座题目是:“由‘表层义’到‘深层义’——以《论语·学而》篇三章为例”。

  讲座伊始,廖名春教授首先介绍了表层义与深层义的区别。表层义就是物体的外部,或者是物体的外层表面,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深层义是指比较深层次的,更进一步的意思。表层语法结构和深层语法结构是乔姆斯基的生成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主要是指我们的语言从产生到最后获得形式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实体。

  接下来,廖名春教授从黑格尔论孔子以及“半部《论语》哄天下”的说法出发,批评了对《论语》缺乏深层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义的解读方式,并以《论语·学而》篇三章为例,详细展开了对《论语》进行深层义解读的关键方法。讲座内容也分为三个部分展开。

  一,“学而时习之”章新探

  廖名春教授指出,“学而时习之”章既无太难之字,自古至今注解又多,按道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还是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重新讨论。廖教授首先就“学”“时”“习”三字字义作了分析,然后对“学而”章三句整体的有机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对“学”字的解释。邢昺、朱熹皆以“学”为动词;毛奇龄、程树德、李启谦却以“学”为名词。廖教授首先从汉语的行文规律上分析为什么注家对此章“学”字一般不取名词说,因为“学”字后有顺承连词“而”,表示“学”和“习”在动作发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接下来廖教授对“学”的一般义和特指义的不同看法也作了分析。邢昺训“觉”和朱熹训“效”都是倾向于一般义,黄式三、刘逢禄、钱穆皆取“学”的特指义,但廖教授认为孔子之“学”虽主要指的是“六经”或“六艺”,但也不能仅限于此,人称孔子“博学”(《论语·子罕》),所谓“博”,应该不止限于“读书”“诵习”“六经”,说是“广义的学”应该是合理的。

  廖名春教授又对“时”字的不同解读进行了分析。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是以“以时”训“时”。朱熹《集注》则将“时”训为“时时”,陈大奇、程石泉、李泽厚皆以“时时”训“时”。而杨伯峻则认为:“‘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针对杨伯峻先生这一看法,廖教授以《庄子》《史记》《韩非子》《大戴礼记》等书中众多例子证明“时”字在周秦时期就可以训为“时时”,而不应该说“时”之时常义是后代的词义。

  最后,廖名春教授从对“习”字意义的分析又进一步探求了”时“字的新解。黄侃和朱熹认为“习”不过是“学”的重复而已,杨伯峻训“习”为“演习、实习”,廖教授认为杨伯峻说法体现出来“习”作为“学”的更高一阶段,是具有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的意思的,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是说学了知识或理论之后,就要及时地去实践,这样就凸显出了“习”对于“学”的迫切,也论证了“及时”的迫切性非“以时”说或“时时”说所能比。

  接下来,针对当下学界主流认为“《论语》首章并不具有深意”“三句话三个意思,前后互不贯通”“三句话没有有机的联系”等看法,廖名春教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论语》二十篇、四百九十八章,每一章都是前后连贯地說明一个事、理,不仅六、七个字一章的是如此,就是长达三百一十五字的《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也是如此,唯独“学而”章特別,这是说不过去的,不符合《论語》的各章前后连贯的体例。因此,那种严格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揭示出的只是“学而”章的表层意,所以才让人看不出三句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而“学而”章三句本就是一义理贯通的整体,指向了孔子真正想要宣示的“为己”的为学之道,如此来看,才能真正理解《学而》何以第一的问题,也解释了后世儒家经典为何反复出现“劝学”“勉学”的主题。

  二,“君子不威则不重”章新探

  廖名春教授认为,古代经典传抄至现代,可能会出现脱字、错字等现象,所以对于古代文献的解释既要有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基础,还要善于发现上下文的逻辑错误,否则不懂装懂只能闹笑话。廖教授以“学则不固”“无友不如己者”二句为例,对此章的深层义作了探析。

  “学则不固”照字面意思解读的话也有许多种解读。钱穆认为此句有两解:一是人不厚重,则所学不能固守勿失;二是人能向学,斯不固陋。还有译文为: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廖名春教授认为这种逐字逐句、不考虑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翻译是有错误的,而已有学者发现“学则不固”一句不通且不完整的问题就在于脱字。宋钢在《论语疑义举例》中提到:“‘学’前当失一‘不’字,即是不学则不固。”廖教授则进一步结合上下文语义,将此句翻译为“君子不负责则不会有威信,不学习则威信不会巩固。”

  对于“无友不如己”一句,廖名春教授也认为已有研究很多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廖教授从古汉语多通假字这一特点上,认为“如己”当读作“如期”,因为“己”“其”叠韵,声近,故可通假,又举《诗经》《左传》《孟子》《韩非子》中多例加以说明。所以“如期”就可以解释为按照约定的期限,又可引申为守信之意,那么“无友不如己”这就是不要跟不讲信用的人做朋友。而这样的句意也可以和上文的“主忠信”内容上下呼应,逻辑一致,揭示了儒家的忠信之道。

  三,“信近于义”章新探

  在解释“言近于义”章“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二句时,廖名春教授进一步强调了语言学工夫和思辨能力对于解释经典的重要作用。

  对于“言可复也”一句,廖教授指出历代学者、译者均将“复言”作为一个整体,且对于“言”的意思未多作分析。廖教授认为,言”当读为“焉”——“言”上古音为元部疑母,“焉”为元部匣母,声近可通。而从上下文角度分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与下句两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结构相同,都是說“近于义”的“信”、“近于礼”的“恭”、“不失其亲”的“因”重要性,都是条件句。“言可”犹言“才能”,因此,“言”当读为“焉”。对于”因不失其亲“一句,廖名春教授认为“因”应读为“恩”,意为施恩、恩惠;“亦”犹“则”也;所以全章可以还原为:“信近于义,言(焉-则)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恩)不失其親,亦(则)可宗也。”

  最后廖名春教授总结道,对于经典解读,我们应力求透过表层义解出深层义,尽可能地表述正确,而不是讲废话、老生常谈,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儒学、理解孔子。

  讲座结束后,刘莹老师对廖名春教授表示感谢,并对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提问环节,线上线下的师生们就“儒学经典解释方法与宋明理学重道德修养的关系”“经典解释的误读的意义”以及《论语》和《中庸》中个别字句的解释向廖名春教授请教,廖教授对师生们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解答。廖教授在解答同学们的提问时还着重强调了培养小学功夫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儒学的道德修养工夫和文字技术能力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有汉学家们所不具备的语言优势,对于中国经典的研究更应从可信的角度出发,要以文献为基础。廖名春教授还鼓励同学们多学习古汉语知识,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同时还应了解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版本学等方面的知识,即“从小学入经学”,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出扎实的学问研究。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讲座中圆满结束。

编辑:关坤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