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感悟 |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 日期:2022-09-04

  编者按:8月中下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走进济宁曲阜、邹城、嘉祥等地,来自全国16所一流共建院校的300余名专项研究生在为期14天的研修活动中,探访圣贤古迹、走进社区乡村、聆听名家讲座、开展交流研讨,全方位多层次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和时代价值。研修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通过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现将个人体会整理刊发,供大家学习交流。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我去了孔林。孔林是什么味道的?在孔林中祭拜的形形色色的人,又穿着什么样的外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至圣林”三个大字,看到这个牌匾的第一眼,我内心突然升腾起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哀。为此,我怀揣着解惑的态度走进了孔林。后面用了我没有想到的方式游览整个孔林。在大半旅途中,我一直坐在车上,感受着圣人的遗风吹拂。孔林真大啊,大到一眼望不到边,古木参天,树木的绿是草绿、青梅绿又或者是浮萍绿?在先人的墓地间穿梭,我内心生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悲伤却又没有悲伤到号啕痛哭。有时候导游会停到一个墓前,介绍这个墓主人以及墓的修缮过程,这个时间我的自我仿佛悬在半空中,俯视着整个墓地,觉得一切生命都消失了,我早上和别人玩闹的记忆飘走了,在层层叠叠的古木中,我是唯一的生灵。冥冥之中,我好像是在同圣人们对话,听他们诉说他们的过往,最终却都化为尘土。

  游览孔林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事。你知道松鼠是怎样轻快地在一个又一个长方形的土堆间跳跃吗?说到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那幅画面,我真的很想用什么方式让它永远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我看过猫猫狗狗的跳跃,却没有一次像那次一样震撼。那只小松鼠,它是如此的轻盈,如此的具有灵性,很快它就跑走了,犹如我惶惶升腾起来的激情。等下了车,我们就穿过了洙水桥,走在桥上的时候,我拍了一张照片,明晃晃的日光下,周围有游客的谈话声,水面两边看不到头的树木,以及在这里生活过最后又回归这里的无数的人,仿佛都在这张照片里了。它是动态的,又是宁静的,这种奇异的矛盾性成为我念念不忘孔林的原因,完全没有办法用简单的一两个词来总结,我想近段时间我再也不会找到比这更复杂的场景,也感受不到比这更震撼的动人。后来我们去祭拜了孔子,很奇怪,祭拜的时候内心很平静,但在要转身离开的时候有很强的想哭的冲动。

  转身回程的过程中,有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位爸爸越走越近,我看到他穿着深色外套,头发很整齐,对他的女儿说:这是孔子儿子和孙子的墓,因而被叫做携子抱孙。我想,孔子会不会想知道这么多年之后,他自己是否真正的尘归尘、土归土了呢?

  两周时间中,我也去过了武梁祠。记得那依然是个上午,我在稍晚时间到达了武梁祠。之前对武梁祠了解不是很多,仅仅只是知道巫鸿老师的《武梁祠:中国古代图像艺术的思想性》。走进第一展室,我仿佛已经看见当时它们的辉煌,石阙、汉碑、石狮就那样静静地矗立着,我感到一种无来由的肃穆感。

  我拍下了石阙下的“武氏祠”三个字,这三个字经过岁月的洗礼,透过手机屏幕在和我对视,不愧是会讲故事的石刻。穿过平坦的道路,就到了第二个展厅。第二个展厅是画像石的摆放处。这些石头,组成了古代中国的礼仪建筑,听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我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当时人民的生活中去。君王、名臣、刺客、普通民众的故事慢慢展开,天界、仙界、人界的接续展开,大概是汉朝人最朴实愿望的呈现吧。因为想要后代好好践行忠孝节义,所以将孝女的故事雕刻在了祠堂的墙壁上;因为想要天下太平,所以将祥瑞之象放在了祠堂的屋顶上,世世代代为更好的仰望到它而努力。

  经过历史考验的石头,用它们身上的图案,将被尘封的历史打开,使得我们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回到汉朝,感受汉朝人的喜怒哀乐、憎恶愿望。一切的事物存在于空间之中,是它们成就了空间。祠堂作为汉朝的遗址留在原地,呈现出“坚守”的状态。参观完展馆坐在车上,我突然感受到它们试图超越时空变幻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那是时间的声音,是我们要追求的怀古的本质,是我们将要穷尽一生努力达到的古人的思想境界。

  作者: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璇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