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四讲:“子学的双重视野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作者: 日期:2024-04-022024年3月28日,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四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一楼1102教室顺利举行。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B站账号进行直播。本场讲座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吴根友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增光副教授主持,主题是“子学的双重视野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
讲座开始前,刘增光副教授介绍了吴根友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吴根友教授是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吴根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比较哲学、政治哲学、先秦道家与诸子学等,出版《道家思想及其现代阐释》《政治哲学新论》《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戴震哲学新探》《我们文明与世界的文明》等多种著作。本次讲座基于吴根友教授对“经子关系”的思考,从广义的哲学知识论角度考察了子学的性质,并尝试说明子学因为它包含了知识与思想的二重内容,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可能具有的思想启迪意义。
第一部分,吴根友教授辨析了“子学”与诸子学概念之异同。子学作为一个与经学相对的描述古代四部分类中子部学术的概念,一直被含蕴在广义的诸子学概念之中。当从学知识论的角度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简称《总目》)子部中子书所包含的“知识”与“思想”的内涵与性质,从而建构“子学”概念。明代以前无“子学”一词,而只有诸子学的说法。狭义诸子学仅指先秦诸子,而广义诸子学则包括汉以后子部类的著作,“子学”一词比广义诸子学的内容更广泛,指《总目》中子部的子书所包含的全部学术内容。接续刘勰《文心雕龙》从知识与思想两个维度考察子学的思路,从现代哲学广义的知识论角度出发,可将整个“子学”的内容凝练成“知识”与“思想”两种维度。
吴根友教授考察了知识与思想的辞典学意义、哲学规定及其内在关系。“知识”这一工作术语是在传统学术“学问-知识”的意义上所说的广义知识,从中国古代的辞源学、汉语习惯以及古典士人文化中对道技、道器的分别来看,“子学”中的“知识”观念并不完全是现代汉语哲学辞典意义上狭义的“知识”概念,还包含了不同学派关于“道”的认识、规定等主观化的思想内容,是通过人的语言表达出的意识和精神性的内容和有目的活动而形成的具有物质形式的心智产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现代汉语“思想”一词相近的是义学、义理、论理、论等词汇。一般而言,一种“思想”往往是诸多知识的综合运用。《易传》《老子》对思想与知识之不同有所触及,乾嘉学者对学问的分类则涉及到对思想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原则上说,知识与思想之间有明确不同,但具体到某一种知识或一种思想的区分时,二者之边界并不容易确定。
第三部分,吴根友教授从《总目》“子书”进入对“子学”双重视野的探讨。从《总目》对“子书”的定义可知“子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总目》坚持“以治道为中心”的图书分类逻辑,以儒家诸子为“正教”类图书,在子部“正教”之外,才是杂家、类书、小说与“别教”之类释道两大类的图书目录。从“知识与思想”二分的现代知识论视角考察《总目》子书的目录,则可将子书分为思想型的图书与关于各种事物、各种以书籍的形式所体现的“知识”类的图书,前者主要分布在儒家、道家、释家三类图书之中,后者主要分布在兵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类,艺术、谱录、小说、释家等九类著作(含存目)之中。从哲学知识论意义下的子学角度看,《总目》中知识性著作存在使之兼备了“子学”博明万事(知识)与适辨众理、入道见志(思想)两个维度,使“子学”反映传统中国精神的前沿性与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第四部分,吴根友教授指明了子学双重视野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启示。相较而言,子学在知识与思想的二重视野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经学与史学。子学具有的学术品质及其所蕴涵的双重视野,启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应关注新的知识视野、新的思想视野、新的人文知识的思想并在知识爆炸中不断拓展新的认识视野,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思想的历史文本与思想创新的精神图谱。
讲座结束后,刘增光副教授对吴根友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对自己听讲的体会做了简要总结。随后,本次讲座进入答疑环节,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吴根友教授对经史子集的分类、子学能否提供超越经学的引导价值,以及如何从中国哲学角度思考人工智能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是一场关于“子学”的文化盛宴,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