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六讲 中西比较中的超越概念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作者:赵政扬 金瑜萌 汪刚迪 日期:2023-06-083月30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六讲:“中西比较中的超越概念”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603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为同学们讲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程旺副教授主持,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线上线下师生受益匪浅。
方朝晖教授以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中引进西方学术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及其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为切入点,以“超越”概念为核心,讨论了包括西方和中国哲学对“transcendence”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翻译上的问题。通过梳理康德、雅斯贝尔斯、安乐哲、赫大维、南乐山等哲学家对“transcendence”这一概念的讨论,提出理解“transcendence”概念要考虑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具体含义。他认为在汉语中,“超越”是动词,含义十分广泛;而在英文中,“transcendence”是名词,意味着一种脱离经验之外的绝对存在,是西方哲学、神学、宗教学的概念。如果按照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代表作《论真理》中使用的“transcendence”的含义,那么中国古代是否有“transcendence”是存疑的。
方朝晖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具有强烈的此岸世界取向,相比之下,西方、印度、犹太、伊斯兰等文化都有强烈的彼世或彼岸取向。因此,中国人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追求超越的境界。这种根本性区别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超越”概念上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尽管中国文化中存在具有超越性的概念,如“道”“理”“天理”等,但这些概念并非独立于感官经验世界之外的存在。相比之下,西方哲学中的“超越”概念强调对感官经验世界的超越和超脱。
方朝晖教授强调探讨中国文化的此世取向,以及如何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例如“情本体”和“生生不息”。中国文化此世取向下的“超越”,与西方文化的彼世取向下的“超越”形成对比。但方朝晖教授认为超越性不能完全把握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为超越性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存在的工具性概念。超越性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这个世界,因为中国人只有这一个世界,与西方文化的超越性不同,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在这个世界中做到圆融无碍,活得逍遥自在。以此为追求,故中国文化重视人伦关系、自然和统治之术,并在日常生活中精雕细琢。这种此世取向的理念也反映在中国文化对于鬼神和死后世界的看法上,与彼世取向不同,中国文化并不以死后世界作为今生今世的目标和追求,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最后,方朝晖教授提醒道,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中有超越性的内容,但从“超越”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哲学和文化是容易产生误区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文化的此世取向,牢记中华文化的使命,明确真正的方向,从而在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上继续正确地走下去。
程旺副教授在总结讲座内容时认为,方朝晖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展现出两个关怀。一是方法的关怀,认为对哲学概念的误用可能导致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扭曲,从而让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失去其本来的意义;二是文化的关怀,正如方教授的书名《文明的毁灭与新生》所传达的,呼吁我们回到生活世界,回到现实的生活,回到中国文化的本源和本真中,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