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 | 走进博物馆,探寻齐鲁大地文明力量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2-05-18 08:50
“百年考古看山东,上下求索铸文脉”龙山文化的发现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山东境内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大汶口陶文”“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古“齐长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的齐鲁大地,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那些穿越千百年而来的瑰宝,让我们在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数量名列前茅,各具山东代表性
“十三五”时期,山东全省博物馆总量,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等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近日,由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对外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山东7处国家一级博物馆入围,分别是: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可以说,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类别多样、主体多元、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业已形成。
山东博物馆的前身是1909年创立的山东金石保存所,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1954年,山东博物馆正式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在甲骨、商周青铜器、陶文、封泥、汉印、汉画像石、汉银雀山竹简、历代石刻、书画及善本图书等文物类型,均有丰富的珍藏。走进博物馆,巨大的鲁国玉璧装点在大厅上空,瞬间梦回远古时期的齐鲁大地,探秘礼仪之邦的珍贵文物和精美瑰宝。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博物馆的标志脱胎于镇馆之宝商代亚醜钺,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极富威严的青铜器,是薄姑氏部族古老文明的珍贵遗留,其做工和器型均代表彼时工艺巅峰水平,同时也因“丑萌”的外形圈粉无数。
山东博物馆藏商代亚醜钺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将一方广袤的文明徐徐展开。
孔子博物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藏品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承载着孔子故里悠久的历史。作为“三孔”文化遗产的延伸,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以明代以来的30万件孔子世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闻名于世。行走于《大哉孔子》展陈之间,对孔子从“景仰”到“认知”,“对话”,“洗礼”,再到“致敬”,感受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灿烂文明。
非遗文化博物馆,守护共同记忆
非遗技艺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古老手工艺的活化传承。在山东,一座座隐藏在繁华都市中的非遗专题特色博物馆,将古老山东人民的智慧创造活态重现,守护齐鲁大地的共同记忆。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400多年前,鲁班就在这里制作放飞了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从此开始风筝技艺的传承。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大小12展厅琳琅满目的风筝展品,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鲁班风筝”至今的中外各式风筝。“凡能入画者,皆可上青天”用竹子扎制骨架,以精美丝绢蒙面,再配以手工绘制的各式图样,让所有奇思妙想飞上蓝天。
为庆贺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返航,4月17日,潍坊风筝博物馆“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成功放飞,第四代潍坊传统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刘志江老师及20余位风筝同仁历时两个多月,将传统扎制技法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逼真地展现了神舟飞船与天宫号对接和宇航员出仓太空行走的景象。
“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
中医与京剧、国画并称三大国粹,在山东,阿胶熬制工艺传承百年,是中医药文化的代表性技艺之一。中国阿胶博物馆坐落于泰山脚下,黄河岸边的东阿县城东临,是国内首家以单品种中药材为主题的博物馆。
灿烂的中医药文化中,仅阿胶这一味药材,可以讲的故事和历史就太多太多。馆内展示了从最早记录阿胶的《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大医学家和医药典籍对阿胶记载,生动介绍阿胶的起源、原料演化、药理作用、阿胶与东阿独特水质条件的特殊关系,用现代技术再现传统阿胶生产场景,在这里认识阿胶,品尝阿胶,制作阿胶,沉浸式感受被曹植誉为“授我仙药,神皇所造”的非遗技艺。
齐鲁医药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济南宏济堂博物馆在宏济堂西号的基础上筹建而成。这座建筑历经百年,是济南市开埠百年来老商埠区内保存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宏济堂博物馆不仅是济南市目前唯一一座专题性开放式、正在经营的博物馆,也是我省首家集药材销售、传统中医验方治疗、传统明细中药养生、中医药知识普及、中医药古迹文物展示、中医药历史文化介绍于一体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系统讲述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兴盛历程。
宏济堂博物馆内神农氏铜像
淄博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有“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美誉。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视为陶瓷珍品。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又名中国陶瓷琉璃馆,融汇古今陶琉艺术精品,置身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徜徉在陶瓷的世界,琉璃的海洋,无不赞叹古人春泥造物,妙手天工的精湛技艺。智慧的淄博先民不仅灵心造物,在美食方面也颇有造诣。中国第一座非遗地方小吃博物馆——周村烧饼博物馆。周村的大酥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经“聚合斋”烧饼作坊创新改良而成,历经百年传承,向世人展示鲁商发源地的历史风貌,又用现场制作的方式展示这一美食的制作技艺,让周村古商埠的历史在这里延伸。
深耕地域特色,“宝藏”博物馆百花齐放
山东具有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明交汇,宏大的历史文化叙事由一个一个独具特色的故事单元组成。在这里还有许多特色博物馆,它们看似“小众”,只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却讲得精彩、透彻,每一个都是厚重齐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页。
一座118岁的古老建筑,见证了纸短情长的书信力量。
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坐落在济南老电报大楼原址,始建于1904年,是济南现存最早的电讯建筑。博物馆通过文字、照片和书信真品,详尽介绍了中外书信文化史、古代书信、近现代书信、山东名人书信等,其中不乏杨绛、老舍、林徽因等文学名家书信。在电子化通讯时代,守护见字如面的感动。
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藏品“百家信”
球类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足球博物馆隶属于齐文化博物院,作为世界上首家专业足球博物馆,浓缩了中国的蹴鞠文化史、民俗发展史、体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系统展示了2400多年以来足球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一部立体的足球文化百科全书。
除了齐文化博物院系统展示古都淄博土地的历史兴衰,这里还建有中国课本博物馆,从古代启蒙教育到“办新学”的华夏文明;从“识字班”到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巨擘,以课本为载体展现文化的传承。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集中国古车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中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造车技术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
唐代宫人蹴鞠蜡像
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的潍坊不仅是中国鸢都,还有蔬菜文化、中国龙城等多元丰富的文明。诸城恐龙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陈列、研究恐龙和其它古生物于一体的博物馆,陈列着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恐龙化石骨架——“巨大诸城龙”(高9.1米,长16.6米),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第一龙”。中国蔬菜博物馆以88平方米的锻铜壁画塑造菜之魂,蕴含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各类造型别致的原生态蔬菜生物标本、种子、仿真模型等打造蔬菜大观。
位于烟台海滨的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钟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以中国古代计时仪器沿革和烟台钟表工业发展史为脉络,展现钟表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艺术价值。
……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矗立在山东大地的一座座博物馆,将历史长河中的生活点滴、自然遗产、艺术创造铺陈开来,让我们汲取文化创造的磅礴力量,传承齐鲁文化生生不息。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