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亚细亚生产方式”迄今仍是一个有巨大解释力的理论工具——《文史哲》第十次人文高端论坛概述

来源:文史哲杂志作者:李自强 邹晓东 2022-05-14 09:40

  2022年5月7日,《文史哲》编辑部举办题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的第十次人文高端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姜义华、郑永年、卜宪群、姚洋、沈长云、何怀宏、任剑涛、李治安、许宏、陈卫平、鲁西奇、仲伟民、李红岩、何中华、黄玉顺、冯颜利、易建平、宋培军、孔令栋、牛方玉等20名资深学者与会,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和考古学跨学科协作、跨学科切磋的方式出席了本次人文高端论坛。本次论坛重新激活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深具东方关怀的马克思命题。

  《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在主持本次人文高端论坛时指出,围绕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中国学界已经争论了100多年,收获了许多的重要成果,也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20世纪50、8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大讨论的重要平台,《文史哲》杂志有必要在这两场讨论展开百年这样一个关口,和学界一起总结既有讨论及其成果,并在新的背景下对“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做出新的探讨。

  若将“亚细亚生产方式”视为中国特殊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乃至本质,那么,相应地,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文明的特征与源流?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源于原始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这种统治与奴役的关系建立在原始共同体内部成员分化基础上,与建立在共同体以外的奴役和剥削基础上的西方道路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宏研究员认为,从考古学角度看,中国文明的道路自起点处即独特。与那种倒因为果的“大规模水利灌溉导致东方专制主义出现”的西方论断不同,他指出,青铜礼乐文明催生了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距今大约3700年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国之中国”向“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进发的关键节点。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通过“周文”和“汉制”这两个概念对中华文明的源流加以阐释。他援用王国维的观点认为,从西周初叶中国开始强烈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色,标志是尊尊、亲亲、贤贤原则的确立;汉朝在继承秦制并吸取秦朝教训的基础上,在政治上独尊儒术,让传统中国有了恰当的指导思想,按照德行和学问的标准建立起了常规化和制度化的社会差序格局;汉制是周文和秦制的某种结合,同时超越了秦制和周制。

  具体如何界定“亚细亚生产方式”命题所标示的社会形态特征呢?围绕这一重点议题,嘉宾们的发言在很大程度上再度确认了《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三(2010年)所达成的“国家权力主导社会”共识,即认为国家介入并主导生产生活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具技术含量的新探索。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基于“小农社会三能极的结构性纠缠”模型,探讨了中国历代土地权利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特质。南开大学李治安教授从“土地国有制框架与多重性地主土地占有”“国家权力主导社会经济及管制编民社会”“地主经济和皇权官僚政治的相互依存支撑”“从西周宗法制到‘纲常’‘君父’至上”四方面,对传统中国的运行及发展模式进行了解析。山东大学孔令栋教授表示,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质,马克思说得比较明确,那就是在原始公社解体以后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若以中国为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话,那就是土地国家所有制。可以说,“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作为所有者主导经济或生产过程,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区别其他经济形态的关键标志。在传统中国,国家和直接生产者、劳动者的矛盾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并不依附于领主,而是直接依附于国家,要靠国家提供土地、提供保护,愿意担负税赋徭役等相应代价;反过来,国家也需要维持数量庞大的农民,这样才有稳定的税源,才能维持其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和国家之间很难有第三方存在,中国古代打击豪强、防止土地集中、保持土地不受地主的兼并,这既是农民所需要的,也是国家的目标。“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种独特的生产关系,一直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秘密编码与重要基因,现在仍是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独特规律、理解现代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清华大学仲伟民教授亦指出,尽管传统中国土地制度非常复杂,但从制度和文化层面来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不是一句虚话,这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际做到的。山东大学牛方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公有制和私有制长期以来在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同时存在,交叉演进,不存在纯粹的私有制,也不存在纯粹的公有制,东西方社会都是在共通的二维结构中不断演进的。武汉大学鲁西奇教授在其乡礼制度研究基础上将视域拓展至乡村社会史。他基于传统中国乡土经验,对“个体不能单独生存—必须交往互助—建立规则构成社会”这一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将自己的观察概括为“权力构造了中国古代社会”。

  与“国家权力主导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制主义”这一断语能否代表古代东方社会的特质?对此,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辨析。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一方面指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两个并非“亚细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则强调,土地国有制和国家权力主导相结合正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华南师范大学易建平教授认为,在概念界定上“亚细亚生产方式”确实等于“专制主义”,但他进而指出,“东方专制主义”这种流行于19世纪西方人中间的学说是对传统中国缺乏历时性了解,错把当时看到的中国发展阶段误认作东方社会自古以来之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的结果。北京大学姚洋教授针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只讲共同体而不讲个人”这一倾向,基于“儒家与共同富裕”视角解读中国社会,认为儒家在微观上支持个人主义,在宏观上则强调集体主义。仲伟民教授则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尽管模糊,但抓住了东方社会的本质。易建平教授还基于相应的案例分析指出,学界以往对“亚细亚生产方式—专制主义”的讨论大都是在价值判断层面打架,我们今天则要提倡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去探讨这个事实的真相。孔令栋教授认同应从事实判断层面来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他看来,不管褒义还是贬义(这是价值判断),“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一个提炼,对古代东方社会具有巨大解释力。遵循马克思的经济结构分析方法,孔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亚细亚生产方式”说成是“专制主义”,“专制主义”顶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结果,不是原因,更不是本质。

  尽管“亚细亚生产方式”命题具有随时代背景变迁而不断翻新的重要意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该命题在青年学者中间已经较为陌生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宪群研究员认为,学界应该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的位置、“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传统尤其是早期中国的制度文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方面,系统性地激活并推进相关研究。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的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宋培军研究员认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带有原始部落血缘共同体、专制制度政治共同体的双重属性,它是东方独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视之为西方诸生产方式演进的逻辑起点。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从普遍性和历史性两个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本义,指出它在总体上是一个贬义概念。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郑永年教授从方法论角度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提出有着浓郁的西方社会历史经验背景,我们要坚持的不是原教旨(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仲伟民教授基于童书业、田昌五的论述指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地域上的,其二是社会发展模式上的。与此相关,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则从“普遍性vs特殊性”角度,提出了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马克思为何会在论述社会经济的五种普遍形态(按时间顺序依次演进)的语境下,插入地域性叙事,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种特殊形态呢?他的回答是,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态的引入并不是为了补充或挑战五种普遍形态理论,更多地是为了显示东方对历史普遍进程的某种不恰当抵抗。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指出,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与马克思早期所奠定的唯物史观基础是融洽的。何教授还指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命题的意义不在于“描述性”而在于“规范性”,这种“规范性”对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和未来深具启发价值。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议题,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认为,相关探讨从根本上讲属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红岩研究员回顾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基本历程,指出20世纪30年代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50年代、60年代共形成了3次高潮,1978年以后又出现了第4次高潮。陈卫平教授指出,1980年代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是在刚刚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针对的是邓小平提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这样一种国情而发;1990年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关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折射的是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这些讨论均与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基本国情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息息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冯颜利研究员认为,构建中国道路无法回避“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历史起点。李红岩研究员指出,今天继续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需要明确时代需求、时代问题,注意学术史的梳理,强化对马克思在建构唯物史观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的研究,并注意从中引出对新学术问题的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文史哲》杂志在推动“亚细亚生产方式”相关问题的研究上有着深厚的积累:20世纪50年代,《文史哲》曾是中国古代史分期、农民战争和资本主义萌芽“三朵金花”讨论的主要推动者;21世纪以来,又兴办了“中国社会形态”名栏;从2021年第1期开始,《文史哲》又常设了“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栏目,并予以强化。“《文史哲》杂志第十次人文高端论坛: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旨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命题的深刻含义,与时俱进地刷新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在饱满的议程中,与会嘉宾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西方思考东方的方法论传统”“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早期政治文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道路”“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权力结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叙事”等重大议题发表了精深见解,生动践行了“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本次论坛是多年以来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的又一次学术高峰,必将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始办于2008年,目前已举办10次,主题(与举办时间)分别是: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2008年);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2009年);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2010年);反省与展望: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2011年);“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2015年);贤能政治的可行性及其限度: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2017年);个体与社群孰先孰后: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2018年);儒学价值及其现代命运:五四运动百年纪念(2019年);共和国人文学术历程的回顾与展望(2021年);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2022年)。论坛议题设置无不紧扣当今中国人文学术脉搏,堪称《文史哲》深度介入学界动态、与时代人文思潮共舞的一个缩影。

  本次论坛同时发布“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涉及“从孔夫子到马克思”“党史研究学术化范式”“辛亥晚清热”“渐成气候的家哲学”“后疫情时代”“元宇宙创世”等精彩话题,彰显了当今中国人文学界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不懈努力。新华社客户端、《中华读书报》微信公众平台、《文史哲》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同步推出“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条目及解析辞,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本文发稿时间),阅读量已逾50万。这也是《文史哲》杂志和《中华读书报》自2015年评选发布“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以来,第七次联袂发布“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本热点评选发布活动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旨在以可读性强的话题式叙述激发公众关注人文学术的热情,在追求传播效果的过程中反促对学术动态的洞察与凝练。“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与“《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目前已经成为《文史哲》麾下颇具代表性的新兴品牌。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