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治文,男,1987年生,云南腾冲人,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复圣文化研究院特聘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孔孟荀儒学、生活儒学与当代儒学重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正主持山东省社科项目“荀子政治哲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韩国艮斋学会特别委托项目“艮斋对朱子理学思想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文明对话与中国文化、曾获2015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中国哲学史》《光明日报》《文史哲》《东岳论丛》《孔子研究》《齐鲁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细读《论语》,感悟孔子之“道”,真切体验圣学真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孔子“道”之真义不过“仁礼合一”“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二语而已。就主要内涵来说,孔子之“道”要在“仁礼合一”;由哲理精神而论,孔子之“道”要在“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即是说,孔子... [详细]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孔子是最杰出的文化代表。孔子儒学总体上蕴含着文化、伦理、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方面的五大智慧。它们仍可为今所用,甚至可以为全人类共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