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人求(1971—),男,安徽宿松人,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首席专家,兼任全球朱子学推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朱子学会秘书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福建省朱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朱子学年鉴》执行主编,《朱子学刊》编委,《朱子文化》杂志编委,Philosophical Research and Review编委,韩国《东洋哲学》编委,韩国《栗谷思想研究》国际交流委员,台湾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家文化哲学研究》《大学衍义》《东亚朱子学的新视野》《百年东亚朱子学》《朱熹大辞典》等,主编《朱子学文库》《朱子后学文献丛刊》等,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以朱子读书法为中心
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中国孔子网特推出“阅经典 传文化”专访报道,旨在推动全民国学阅读,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文明及道德素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朱人求在采访中介绍经典的生命是亘古长青的,经典不仅能够对你的生命当下发生... [详细]
800年前他手植的桂花还在飘香,他还类似今人“玩自拍”地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堪称“驴友”的他还喜欢自带半斤酒游山玩水,这些细节都鲜活地呈现了福建人引以为豪的思想家、理学家朱熹及其创立的闽学文化的生命力。 [详细]
朱子学,狭义地说,就是指朱子的学说,广义上讲,则指朱子及其后学的学说。东亚朱子学,顾名思义,指朱子学在东亚(文化的东亚),当然也包括朱子及其在东亚的后学的学说。 [详细]
近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朱熹第27代裔孙朱人求教授应邀在厦门鸿山书院讲堂作《朱子文化的当代传承》主题讲座。 [详细]
厦门大学是朱子学研究重镇,近年来,厦大朱子学研究团队不断夯实朱子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积极服务福建地方发展。“朱子学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被列为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人文与艺术基础学科群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详细]
朱子,他是天地间最伟大的一个读书人。钱穆先生讲过,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朱子,除了两人之外,没有第三个人可以和他们相比。这两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声光电响,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朱子的思想,在宋末、元、明、清,是我们... [详细]
朱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朱子学为核心的前近代中国文化,即宋末以来至元明清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近800年中国文化,它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集中体现。朱子文化的精神主要指理一分殊的精神,主敬穷理的精神,正心诚意的精神,文化承传的精神,以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