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199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自1999年后先后考入安徽大学和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中国哲学专业,2005年到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广西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代表作品:1.《易学史研究与符号遮蔽》,周易研究20100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今本〈易经〉》卦爻辞的时间性言说》,周易研究20120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今本系辞的涌式言说》,武汉大学学报20150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人民出版社200812。
一个文化的复兴是表现为某一种载体的东西,没有载体的文化很难说是被复兴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是人,另外一方面就是所谓的书,这两个载体用一个词来描述他的话,我个人倾向于用汉语这个词把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 [详细]
儒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以得君行道、推行仁政为自我期许。但儒者越是坚守其内在的价值尺度,就越是会遭遇坚硬现实的反动。当这种反动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儒者往往面临艰难的抉择:是选择俯仰与世但自甘堕落,还是选择矢志不渝但激流勇退?这种时刻,往往就成了真假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