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赵卫东
DSC06296_副本1.jpg

赵卫东

赵卫东,男,1970年生,山东寿光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儒家与道家道教研究。主要著作有《丘处机与全真道》《分判与融通:当代新儒家德性与知识关系研究》《谭处端学案》《金元全真道教史论》《王志谨学案》(合著)等。主要社会兼职有: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秘书长,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全真学案》《全真译丛》编委,《山东道教碑刻集》《全真道研究》主编等。

  •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基础、存在方式、价值标准与人生态度。因为儒家的孝道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础,五伦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五常是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中庸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所以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详细]

    2019-10-17 16:51
  • 三层并进:儒家未来发展的新构想

    近十几年以来,针对儒家的未来命运,学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构想。然而,这些构想大多是针对当代新儒家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法,少有对儒家未来命运的整体探索。 [详细]

    2019-07-30 10:54
  • 地位不亚儒家:为何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对于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们经常会引用,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却也有非常大的分歧。 [详细]

    2019-02-11 09:39
  • 三层并进:儒家未来发展的新构想

    近十几年以来,针对儒家的未来命运,学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构想。然而,这些构想大多是针对当代新儒家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法,少有对儒家未来命运的整体探索。有鉴于此,我们在充分吸收以往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儒... [详细]

    2018-11-06 10:14
  • 转识成智与理性直觉

    ——冯契智慧学说述评

    金岳霖哲学的终点,恰是冯契哲学的起点在《论道》中,金岳霖严格区分了知识论的态度与元学的态度,他认为,“知识论底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底裁判者是整个的人。” [详细]

    2017-07-31 10:28
  •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儒家文化的回应

    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知识。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与以往时代相比,将发生本质性变化。正如彼德·德鲁克所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也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正是这一点使我们的社会变成‘后资本主义社会’。 [详细]

    2017-07-28 16:17
  • 荀子人性论性质反思

    ——由牟宗三对人性论的阐述说起

    人性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张岱年称之为“中国哲学中一个重大问题”,唐君毅以其“为各家学术分异之关键所在”,徐复观则认为其“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中国哲学史上任何一位哲学家,不管他对人性问题是否有过明确阐述,但他所持的人性论立场却是其整... [详细]

    2017-07-24 14:40
  • 由生命哲学到康德

    ——张君劢先生道德与知识关系探论

    张君劢言:“二十世纪者,行为时代也,奋斗时代也,创造时代也,一言以蔽之,革命时代也。”在20世纪这个政治、思想与生活的变革时代,许多知识分子丧失了应有的理性,要么陷入全盘西化的谬论,要么陷入顽固保守的泥潭,张君劢特立独行,以其特有的理性精神,对中国社会与中国... [详细]

    2017-07-24 14:38
  • 牟宗三对孔孟荀思想之衡定

    为了解决二十世纪中国的现实问题,牟宗三先生立足于儒家本位主义的立场,提出了“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理论模式。在牟先生看来,要想实现“由内圣开出新外王”,就必须从儒家道德主体中开出知性主体,即由主体性或主观性中开出客体性或客观性。牟先生认为,缺乏客观精神的道家... [详细]

    2017-06-27 16:38
  • 中西文化的深层撞击与整合

    ——梁漱溟先生中西文化观述评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华民族陷入了亡国灭种、瓜分豆剖的危机,面对此“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内以富国强兵,外以抵御列强,有识之士纷纷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详细]

    2017-06-14 17:02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