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重大科研项目。2016年10月29日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用白话文解释,即人们所走的道路,直达的大路叫作“道”。《现代汉语词典》:道作名词时,指道路;方向,方法,道理。 [详细]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研究并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必要的。这里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详细]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这里所讲“学术生命”是指学者个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来决定这种“学术生命”呢? [详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江南文脉历久弥新,江苏文化典籍和文化巨匠灿若星河。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江南文脉的传播和传承有其深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是江苏省正在推动的一项全省性文化发展战略工程,江苏省内外的文史专家正在将... [详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从思想观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大同”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从人文精神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 [详细]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也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呆滞的同一,而是个“和而不同”的、具体的、流动的发展过程。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儒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 [详细]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详细]
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5000多年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详细]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如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易传·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这对中华本土文化以及域外文化都是适用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