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翟奎凤
搜狗截图19年04月22日1328_1.png

翟奎凤

翟奎凤,男,1980年4月生,安徽亳州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7)、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017),兼任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周易研究会理事。研究主题为“中国哲学经典、范畴及其现代价值”,其中尤以《周易》经典与儒家哲学研究为特色特长,创新性研究计划:探索建构“中国的人文神学”、“大同儒学”思想体系。

  • 翟奎凤:论杨简、陆九渊对《大学》的批判与肯定

    南宋杨简认为《大学》非圣人所作,在思想义理上有支离、割裂之瑕疵,有害于道体之浑全。对于“三纲领”,他认为“明德”即是“至善”,“止于”二字加在“至善”前是累赘,而“止、定、静、安、虑、得”之前后次第是臆想、穿凿。《大学》论“止”在杨简看来有些刻意,不如《尚... [详细]

    2024-01-26 16:17
  • 翟奎凤:王阳明论《大学》“至善”

    至善是古今中西哲学、宗教、伦理的重要基础性问题,儒家在根本上可以说即是追寻并通达至善的学说。先秦儒家经典对“善”的问题多有阐发,但“至善”一词仅见于《礼记·大学》。宋明时期,《大学》成为理学的核心经典,作为《大学》三纲领之一的“至善”也成为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 [详细]

    2019-04-22 13:44
  • 翟奎凤:儒家教化重视情理交融

    儒家是情理交融的人文教化系统,既讲晓之以理,也讲动之以情。 儒家讲情,重视感情,强调陶冶性情,是孔子原始儒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六经来说,《诗 经》和《乐经》都是针对情感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诗教是儒家的始 教,乐教是终教,通过诗教、乐教来... [详细]

    2019-04-22 13:41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深层意境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引用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通过这样一句美妙的诗来起兴而结束讲话。朱子这句诗蕴含了清新、欣悦、蓬勃的无限生意。中国哲学是讲道和理的学问。唐以前多讲“道”,宋以后重讲“理”,这就形成了宋明理学。我们今天常... [详细]

    2019-04-22 13:37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