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家风,不得不论及家风存在之前提——家庭。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典型的初级生存群体。人类有家庭性,人是家庭的动物,正是由于家的存在,才使人以“家人”的身份区别于“野兽”。每个人从小对家庭都有一种本质性依赖,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以某某的“儿子”或某某的“女儿”出现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家庭”中存在的,别人通过一个“家”辨识一个人,人也因此被划分为“自家人”和“外人” 。而这些“外人”同时也生活在另一个家庭中,是另一个家庭的成员。因此,“家庭是理所当然的,家庭也像语言一样,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标志”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中国更是如此。“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它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中国古人认为家是人最切身的存在,人在家中能为自己找到稳固的安身立命之地,人由家出发才能逐渐走向社会和世界。而“伤于外者,必反其家”(《周易·序卦传》),家是人生命安全的避风港、庇护所和栖息地。这在文献中比较普遍,下面引述材料予以说明。
“人每责备中国人只知有家庭,不知有社会;实则中国人只有家庭,没有社会,家庭就是中国人的社会。就农业言:一个农业团体是一个家庭。就商业言:外面是商店,里面就是家庭。就工业言:一个家庭里边安了几部织机,便是工厂。就教育言:旧时教散馆的是在自己家庭里,教专馆的是在人家家庭里。就政治言:一个衙门往往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官吏来了,就是一个家长来了。天下是在一个家庭管有之下的。皇帝大崩,太子可以就位,太后亦可以听政。可见得一切社会生活——无论其为经济的、教育的、政治的——要皆以家庭为核心。”
“家庭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结合,因为它是具备了其间的分子整个生活相互倚赖的条件。人从降生的时候到老死的时候脱离不了家庭的生活,尤其是脱离不了家庭的倚赖。你可以没有职业,然而不可没有家庭。你的衣食住都供给在家庭当中。你病了,家庭便是医院,家庭便是看护。你是家庭培育大的。你老了,只有家庭养你,你死了,只有家庭替你办理丧事。家庭也许倚赖你成功,却也祷祝并帮助你成功,你须用尽你的力量去维持经营你的家庭。你须为它增加财富;你须为它提高地位;你须为它建筑高大的房屋,布置美丽的花园,点缀若干华贵装饰的东西。不但是你的家庭这样仰望着你,社会上的奖惩亦是以你的家庭兴败为中心。最好是你能兴家,其次你能管家,最叹息的是你不幸而败家。家庭生活是这样以整个社会的关系包围了你,你万万不能摆脱。你为了家庭可以披星戴月,可以手胼足胝,可以蝇营狗苟,可以贪赃枉法,可以鼠窃狗偷,可以杀人越货。你为了家庭可以牺牲了家庭以外的一切,亦可以牺牲了你自己。家庭生活的依赖关系是这样强有力,有了它常常可以破坏其他的社会关系,至少是中间一层障壁;所以要维持其他的社会关系,亦必援用了家庭关系去笼罩,去解释。”
“从上面的分析,知道中国人只有两重社会生活——第一重是家庭,第二重是亲戚邻里朋友。许多积极的道德条件都是从这两重社会生活确定的。”
“从来中国社会组织,轻个人而重家族,先家族而后国家。故中国社会亦以家族本位为其特色之一。”
“有以家为本位底生产制度,即有以家为本位底社会制度。在以家为本位底社会制度中,所有一切底社会组织,均以家为中心。所有一切人与人底关系,都须套在家底关系中。在旧日所谓五伦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于家底伦已占其三。其余二伦,虽不是关于家者,而其内容亦以关于家底伦类推之。如拟君于父,拟朋友于兄弟。”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也。”
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传承下来的风气,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说清楚,“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成长。“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简单地讲,家风就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风气,它不仅指个别成员的日常作风,更指整个家族历代延续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精神风貌。”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共识性道德观念。“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良好家风无言之教,从古至今,代际传承,“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后世子孙追思先祖之高德,默而行之,是家族得以兴旺长存的关键。家风好则父母慈,儿女孝,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正如古人所言,“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母(通“毋”,引者注)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母(通“毋”,引者注)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这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行是在人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形成的,家风之教对于家庭成员的人格养成之大、对于社会影响之巨不言而喻。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数千年风教文化之所由形成,周孔之力最大。举周公来代表他以前那些人物;举孔子来代表他以后那些人物;故说‘周孔教化’。周公及其所代表者,多半贡献在具体创造上,如礼乐制度之制作等。孔子则似是于昔贤制作,大有所悟,从而推阐其理以教人。道理之创发,自是更根本之贡献,启迪后人于无穷。所以在后两千多年的影响上说,孔子又远大过周公。为判定周孔教化是否宗教,首先要认清孔子为人及孔门学风。”
“曾子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是得到了历代学者认可的对儒学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的学者之一。曾子的思想也以伦理为核心的,直接渊源于孔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思孟学派直接源于曾子,而且后世以‘一贯之道’理解孔子思想,也是曾子首开其端。”
曾子的生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一段记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这个记载虽然简短,却为后人留下不少历史信息。其一,说明了曾子与孔子的关系;其二,指出曾子思想的基本特征,即‘通孝道’。曾子是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学生之一,被后人视为孔门嫡传,奉为‘宗圣’。在孔子晚年的学生中,子张、子夏、子游等,皆为一时俊彦,且各有胜场。然而,为什么唯曾子对后世影响最大?曾子能通孝道,且实践孝道,这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是仁的逻辑起点‘孝为用、仁为体’。曾子则不断将孝的内涵和外延扩充,使之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统摄宇宙万物,贯穿人类始终。”
曾子曰:“民之本教曰孝。”“他将人生诸德穷究至于‘孝’,以‘孝’作为人生道德的根本。归纳出这一思想核心之后,曾子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孝’为基点进行演绎,使‘孝’成为一系列理论的根本。”
曾子曰:“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孝’是统摄‘仁、义、忠、信、礼’等道德规范的总纲。”“以为仁、义、忠、信、礼、行诸德都可以从‘孝’这一点派生出来。可见在曾子的理论中,孝既是诸种德行的根本而贯通、会通着人生诸德,又可触类旁通,在实践孝道的同时兼及其他方面的修养,企达仁、义、忠、信等德行。在此基础上,曾子将孝推衍、演绎至人生的诸多领域。”“‘孝’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指南。”谓“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意谓实践孝道,便可通达于人生各个领域。”在曾子的思想中,“‘孝’虽然早已突破了家内界限,但它却是由家内伦理这一点出发逻辑地推衍出诸种道德伦理,最终衍化为人生大法、宇宙之则。”“‘孝’是宇宙的永恒法则。”“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在这里,曾子将关于人事的孝道推论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此诚为反求诸己、知人知天的至高境界。……总之,曾子赋予孝基本原理的意义,强调孝是一切德行的基础,可是曾子又认为它并非一成不变,并非只囿于家庭内部伦理,而是由孝贯通人生诸理,提倡人们在实践孝道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遵照这一原理进行推论、衍化,将其施诸各种情况,由家内伦理一步步地扩展,不断触及、知晓、通达人生诸理和宇宙之理。” 以孝作为起点,最终成就“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
爱身、养亲、敬亲、谏亲、慎终追远,构成了曾子人伦之孝的基本框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发肤是父母所给予,必须珍惜爱护它,不敢有半点毁伤,这是“孝”的开始。“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子女的身体是父母之遗体,珍惜生命,爱惜身体,是对父母及其先祖最起码的孝敬。爱身要做到“全体”、“贵生”,“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孝”要做到“全体”、“贵生”,核心是要“慎行谨言”。所以“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表现在行动上则做到“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即使不得已遇到“险涂隘巷”,也要“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表现在语言上则做到“恶言不出于口, 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孝子谨言,所以免遭麻烦,辱不及身,不令父母担忧。曾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
“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逮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曾子曾经在齐国担任小吏,俸禄不过几钟几釜,但仍然非常高兴。曾子并不是认为俸禄多,他高兴的是这些粮食可以用来奉养自己的父母。家境贫寒之时,父母却已年老,作为孝子,对官职不加选择就会出仕。假如只为自己得志而使父母节俭度日,这就不能算是孝了。以食物进献于父母,尚且不能算是真正的孝,而只是供养。
“孝”的重点是“敬”,仅仅从物质上赡养照料父母尚不足以为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孝”最主要的是对父母心存孝敬,以敬为先,既养且敬。曾子论孝坚持了孔子的观点。“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孝的主要内容就是尊亲、不辱和能养,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个“敬”字。曾子的弟子单居离问老师:“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说文解字》中道:“忠,敬也。”“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这里的忠、爱指的是中心之爱。“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每餐一定要有酒肉。撤盘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吃;曾皙若问有没有剩余,一定说有。养父母不只是奉养口体,像曾子这样对待父亲才称得上顺从亲意、养父母之志的孝敬。“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关于养父母之志,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的养老,主要是使双亲心情愉快,顺从双亲的心意;娱乐双亲的视听,安逸双亲的起居,用双亲喜爱的饮食尽心孝养他们。
“礼者,敬而已矣。”以诚敬之心对待父母,尚需守礼有道。“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从,亦非孝也。”且“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效,説则复谏。”需柔声下气,顺而谏之。
曾参与父亲曾皙皆为孔门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见曾子能成为“宗圣”与其父有着莫大的之关联。汉字“孝”不仅是“子”承“老”,而且还是“老”传“子”。曾子以其对孝道的倡导和践行,为曾氏家风的传承奠定了基调。
良好的家风离不开先祖对后世子孙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家风的关键远在祖先,近在父母。祖辈若有高德,则后世子孙必有盛兴者。孟釐子戒子学礼于孔子,曰“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然而先祖的功德,虽然可以佑护子孙,若后世子孙不能秉承家风,屡为奸恶之事,则祖宗的德业必被败之,故曾子说“慎终追远”。先祖远矣,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一个家族何以千百年来绵延不息,子孙多有达者,必有其内在的精神所在。“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曾氏家族自曾参以来,至十五代孙曾据世代居住在东鲁南武山左,或耕读,或出仕,可谓耕读士宦之家。”后王莽篡权,曾子后裔耻与其同流合污,在曾据的带领下大规模整体外迁,迁居江南。曾据也因此被曾氏后人尊为南迁始祖。南迁之后,曾氏家族失去土地爵位,辗转艰难,几绝而延,后至“南丰望族,阀阅始传”。一个家族辗转危难,生生不息,终为世人所敬仰,成为名门望族,如果没有家族的内在精神,其何得而存?家风也是家族精神的外在显现之一,其根源仍在于其家族的内在精神,或者说“家道”。那么,曾氏家族的内在精神是什么呢?在《论语》中孔子说曾子“参也鲁”,然而,鲁钝如曾参,却能够明白夫子一以贯之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参明白夫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正是“忠恕”。
曾子得夫子“忠恕”之道,又传孝经“孝悌”之道,可以说这是曾氏家族内在精神的两大核心。曾子终身奉行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忠为先,日日反省;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一生谨身节行,战战兢兢,曾子生病时,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能以“忠恕”之道立身,传之后世,以“孝悌”之道修齐,绵延子孙。曾氏家族的兴盛,实离不开二者也。
良好家风的形成和延续,除了需要内在的精神之外,关键还在于人,正如夫子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先祖逝去已远,后世子孙如何能秉承先祖之意,继承先祖之志。“家道”之传,与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和身体力行休戚相关,故古人十分看重教子之方。曾子注重家教,更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曾子之妻出外。儿随而啼。妻曰:‘勿啼,吾归为尔杀豕。’妻归以语曾子。曾子即烹豕以食儿曰:‘母教儿欺也。’”曾子杀猪,以明其信,以明其不欺子,曾子可谓善教也。
曾子疾困,与曾元,曾华之言,可知曾子善教。“君子苟无以利害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虽欲弟,谁为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所以,“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与君子游,苾乎如人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腻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无论大事小事、无论有人无人,都严守道德的原则和要求。曾子教子,不以利害义,孝父母,亲兄弟,高其志气,慎其交友,反省自身,择善改非,对后世曾氏子孙无论为官处世,还是德行文章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反省的修身功夫,他的尽忠以事人的处世态度,其志气、其精神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后世子孙。
“千百年来,曾氏后裔恪遵祖训,勤勉自励,进德修业,立身行道,内则尽力于和谐家庭、宗族,外则尽力于服务社会、国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孝子忠臣、仁人义士。”曾氏后裔,或跻身仕途,名留青史;或以道德文章名世,学者宗仰。晋江曾氏,以进士起家,享有“一门四相”之美誉;曾巩“唐宋八大家”,以文章明天下;曾国藩,被誉为“有清二百年以来第一人”。虽时代屡迁,而后世子孙依旧兴旺,可见家族内在精神的重要性。
宗圣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将之贯穿于日常人伦之中,形成了“以孝为本”的家风,成为百姓日用之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家庭是社会的微观基础组织,它承担并具备抚养和培育新生力量的责任和功效。”“今天已经不同于古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此时重提家风,已经不再需要着力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更应当看到,家风对于人的人格养成、培养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积极意义。我们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承载着祖先的基因,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德、行,我们是否可以重现并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