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男,安徽安庆人,西元197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著有《儒家的如何是好》《信念与教化》《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等。
反思新文化运动对儒学传统批判的过激问题,并不意味着要彻底否定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理想的中国文化重建之道路,似更应该是将以儒学为主干的古典传统与新文化运动的现代传统结合起来考虑。 [详细]
“君子”一词广见于中国传统典籍与社会生活中,为人所熟知,以此概念为中心,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逐渐形成了一套君子文化。君子文化以理想人格追求为理论内核,溯及境界论、修养论、教育论、治国论乃至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文化观念系统,为人们不断演绎。 [详细]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书,集中展现了礼仪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操作性,它既阐述了礼乐活动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不可或缺,又通过具体仪节的记载为后人提供礼仪活动的参照范本。对《礼记》中所记载的礼仪规范予以分析,大致可以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生活文明的精神有所领会。 [详细]
——以君子人格为例
“理想的社会应该由什么样的人组成”,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思想史上,儒家政治哲学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丰富的回答。以“君子”人格为例,“君子”不仅是个体的修养指向,更是公共生活中对人的要求,具有公共性、导向性、规范性和评价性等政治哲学意义。研究儒家政治哲学... [详细]
阳明学研究的政治维度,呈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以王阳明之政治军事事功为中心的政治史考察;二是以阳明学所蕴含的理论品格、精神气质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三是以阳明学之核心概念、命题以及社会教化活动为中心的政治哲学考察。对阳明学上述三种形式的政治维度考察,特别是对阳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