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1日开学季, 一直备受关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而“部编本”语文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视,让吟诵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说:“部编本”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选篇数量有增加。
那古诗文应该怎么学?温儒敏说:要让学生多诵读,多吟诵。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放开去想象,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那么琐碎、程式化。
关于吟诵,温儒敏还于微博发表说:吟诵和朗诵不全相同,这是语文课容易混淆的。吟诵是自主诵读,适合古典诗词和韵律强的文章,不拘一格,用自己喜欢、能更好表达情怀的方式去“唱读”。朗诵则众声合诵,有利于制造氛围,但往往带表演性质,容易形成某些程式化“腔调”。学古典文学要多吟诵,放手去读,不必泥古,能边读边沉浸其中就好。
就在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也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一文,大谈吟诵对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叶嘉莹
叶嘉莹,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
下为叶嘉莹先生刊载于人民日报的部分观点: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吟诵是一种细致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字、音声和情意的综合表达,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
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
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吟诵是一门口耳相传的艺术,吟诵前辈要么有家传要么有师承,他们的吟诵实践是当世宝贵的文化遗产,后学理应请吟诵界前辈总结吟诵规律,将其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行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