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的炎热来得有些迫不及待,五月清晨的南开校园,没有多少校门外车水马龙的喧闹。校园一角,一座外观别致淡雅的中式书院掩映在葱郁的树木丛中,似乎要在炎日里独守一份宁静与清凉,这里就是迦陵学社。学社得名于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 号迦陵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我要让大家知道,
真正的吟诵是怎么回事
谈到古诗词,也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并不陌生。或是出于喜爱,欣赏其中的美感;或是人生失意,找寻心灵的慰藉;或是应对考试,苦背其中的字句。无论哪一个时代,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都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不久前,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街小巷,古诗词再一次走进千家万户,或是在电视机旁,或是在手机屏幕上,数以亿计的人关注着比赛的进程,对参赛选手的学识和气质赞不绝口。
然而,在今天,当你手捧一本诗集,体味其中某一首诗的平仄韵律,感悟其中的诗情画意时,是否会想到,曾作为古诗意境灵魂的吟诵,正在渐渐被人们淡忘,慢慢地冷却凝固在老一辈“文青”的记忆深处?年近百岁的叶先生,对于这一点有着自己的感悟。
“现在很多同学,既不肯吟诵也不肯作诗,只喜欢坐在那里欣赏,听起来挺好听的,这诗我也挺喜欢,可是既不懂平仄也不会作诗。正如孟子所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吟诵是关系我们中国古典文学
文化命脉的一个重要的东西
诗歌,一定要学会吟诵才能真的得到它的精华,才能对古诗有更深的体会。谈到诗歌的吟诵,叶先生充满着自豪感。
“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语文都没有吟诵,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吟诵?我们中国的语言特色为什么如此?世界上一般的语言都是拼音文字,我们中国的文字是独体单音的文字,不但是形音义一体,而且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文化因素在里面。文字的性质和其他国家的语言不一样,所以中国人写诗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和其他国家不同的节奏韵律,这种节奏韵律是适合吟诵的。”
“世界几大古文明,有的已经灭绝了,而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却在延续,几千年的文章,到现在我们一样可以读诵,一样可以吟唱,这与汉字的独特性直接相关。”
确如叶先生所言,汉字是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的。每一个汉字都凝结着许多的故事,纵使方言有南北东西之别,但只要是诵读着同一首诗、同一篇词,就能唤醒每一位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情感记忆。访谈中,叶先生多次谈及,集形音义于一体、独体单音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优势,这个优势一定要守好。这既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更是一位久居海外、耄耋之年的学者对后来人的嘱托。
“我们文字是象形文字。每一个文字的组成,里面都结合了我们中国深厚的文化。一个汉字中包含了很多的故事,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这是我们中国古文明、古文化能够几千年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仅是对国家和民族,对于个人精神气质的提升,吟诵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一点,叶先生有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会了古诗的吟诵,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有人说人的大脑有左半边和右半边,一半是理性的、一半是感性的。理性的学问是知识,比较死板的;感性的学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才是非常微妙的学问。学会吟诵就培养了你感性的那半边头脑。”
吟诵是一种潜藏在字里行间的
文化精神骨气
吟诵,是一种音律美,更是一种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精神骨气。它不仅在古诗歌中,也在白话文中。在叶先生看来,吟诵能够把声音韵律都结合起来,大声地诵读,诗和文章就会有抑扬顿挫的起伏之感。
“好的诗、好文章,它里面包含有声律的美,你一读它就自然想大声地念。不但是文言文有抑扬起伏顿挫,白话文同样是如此。有的文章,我就说没有文气,用字造句都是‘趴’在那里的,都是站不起来的。”
叶先生认为,以声律的美感为指引,催发文字如高山流水、一气呵成,是一种文章写作的较高境界。但古诗的吟诵并不是谱一个曲子将之唱出来,因为这样属于歌曲,已经偏离了传统的吟诵。
“熟于吟诵,语言文字就能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自己跑出来。吟诵带来一种律动,是先于文字的,在没有文字以前先有一种节奏的律动。真正的好诗都应该是这样,而不是查着字典对着韵书一个一个拼凑出来的。吟诵的感情和声音节奏,并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那已经不是诗了。比如,邓丽君唱了很多古诗题材的歌曲,但是她并不会作诗。”
近三个小时的访谈稍纵即逝,叶先生精神饱满,不知不觉竟将多半本诗歌集逐首吟诵了一遍,限于篇幅,思享者只能同大家分享其中几首诗的吟诵。
访谈结束,吟诵的旋律久久在耳边回旋。吟诵中,古诗的画面似乎是动态的,能让你感到“孤舟蓑笠翁”身旁簌簌落下的鹅毛大雪,感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站立舟头迎面吹来的徐徐清风,还有那穿越时空,感慨世间无常的沧桑美感。让我们同叶先生一道,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吟诵传承下去,使多年后的人们依然能够真切体会这种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