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杨国荣
W020190514549375548501.png

杨国荣

杨国荣,1957年10月生,浙江诸暨人。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先秦哲学、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11种,2009年出版,2010-13年出版的几种著作未收入该著作集),10部著作先后在海外出版,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国内及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 杨国荣:中国哲学中的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涉及“心与物”“心与理”“心与事”“致良知”以及“本体与工夫”等多重方面。在心物关系上,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其含义不在于以人的意识或心体在时空中构造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外化活动(心的意向性活动)来赋予相关对象以意义,并由此形成意义世界。 [详细]

    2023-12-11 09:43
  • 杨国荣:经学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走向

    如何理解经学?这是一个依然需要思考的问题。历史地看,经学的建制化形态形成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其更早形态则是以《诗》《书》《礼》《易》《春秋》等作为“文本”的经典之学。在汉以前,这些文本已存在,但并未取得建制化经学的形态。 [详细]

    2023-10-09 09:29
  • 杨国荣:阳明心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命运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经济的发展、普遍的安全到生态的维护,等等,人类在各方面都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既不同于个体性的存在,也不限于特定的地域、民族、国家;既非源于血缘的自然共同体,也非仅仅以利益关切为中心的利益共... [详细]

    2019-05-14 15:22
  • 合群之道——《荀子·王制》中的政治哲学取向

    荀子将“群”视为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根本之点。作为人存在方式的“群”不同于单纯的“共在”,而是以有序化的生存为其形式,这种存在形式以“分”为条件,后者同时构成了社会稳定的前提。以“举贤能”为主张,荀子将为政过程中实践主体的作用提到重要地位,但同时又肯定礼法的... [详细]

    2019-05-14 15:19
  • 中国哲学:内涵和走向

    以“性与天道”为总体上的指向,中国哲学既有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性品格,也包含其独特的形态。与中国哲学的这二重性相关联,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也关乎认同和承认两个层面。 [详细]

    2019-05-14 15:17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