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的美名。早在先秦时期礼便是贵族子弟的必修科目,后来记载礼制、阐发礼义的书汇集为“三礼”之书,成为儒家经典,是历代学人成长过程中的必读书目,在礼文化的影响下,“谦谦君子”成为古代君子的典范。传统礼文化的内容涵盖极广,单是《三礼》学相关著作便浩如烟海,并且今天这些礼学典籍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如何才能继承传统礼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并将之推广至社会大众,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呢?笔者认为,由《礼记·曲礼》开始是最佳的捷径。
《曲礼》分上、下两篇,其中不仅记载许多具体的仪节,如言语、饮食、洒扫、应对、进退、升降之类,而且阐述了礼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个人来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参考文献]
孔颖达.礼记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礼是古代社会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礼。《曲礼上》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1]因而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1]虽然礼制是古代社会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礼”对人的深切关怀。这种对人的关怀也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关于礼的社会功能,《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设,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1]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礼在古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起到的维护秩序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 “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一句则总括了礼的基本特征与学习礼的基本方法,即“恭敬撙节退让”,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简单地说,“恭敬撙节退让”可以概括为“敬”、“节”、“让”三个方面。本文拟从敬、节、让三个方面探讨传统礼文化的继承与现实意义。
一、敬、节、让与个人修养的提高
敬、节、让是古代君子明礼的基本途径,其关注点首先是个人的修养。今天我们继承传统礼文化,提高个人修养,同样要从敬、节、让做起。
“敬”作为礼的核心精神与基本特征,在先秦时期便是人们所公认的基本准则。《曲礼上》篇首一句 “毋不敬”,[1]《左传·僖公十一年》上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都点明了礼的这一基本特征,古代学者谈礼和修养,都往往十分注重这个敬字。汉代礼学家郑玄说“礼主于敬”。[1]清代著名礼学家孙希旦在总结前人之说的基础上更提出:“人之治其身心,莫切乎敬,自不睹不闻以至于应事接物,无一时一事之可以不主乎此也。”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由此可见,敬是实现个人修养的第一要务,也贯穿于礼的方方面面。
传统礼文化强调“敬”是发自内心和无时不在的,它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要求与自我认同,它首先是对自我的尊敬与重视。并且人们要通过一系列外在的容貌言行举止将这种敬表现出来,例如对君子容貌与言语要求要“俨若思,安定辞”,[1]对日常之举止要求“坐于尸,立如齐”,[1]此外对于不同人物不同场合各种应对进退等方面都有严格而细致的规定,这种外在的容貌举止要以内心的敬为基础,同时这种外在的具体要求又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敬。我们今天谈礼的继承不是照搬古代的礼仪规范来要求我们的日常举止,而是要继承这种敬的态度和精神,并且自觉地将“敬”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不断以敬自我要求,以此来培养认真、积极与负责的人生态度,同时实现自我修养的提高。
节,是礼的又一重要特征。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节主要是指按照礼的要求来进行自我节制。所谓的自我节制,并非一味地抑制自我,而是要做到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偏不倚。这一点在礼书中有很多论述。如《曲礼上》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便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旨在告诫人们要把握好各种情绪欲望的程度,不可偏激。最为有名的强调节度的名篇则是《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历来被称为儒家“中和”思想的代表。这一思想也在《曲礼》中也有多处体现。例如对人的态度上要做到“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1]对待财富要“积而能散” [1])等等。这些都突出了一个“节”字,正是有了正确的节制观念,凡事才能趋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礼文化中十分重视学习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论语·雍也》篇有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曲礼上》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学记》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可见学习不仅是君子人格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人材成长的必由之路。博闻强识被作为君子人格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丰富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具体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对学问的强调和要求也使得人们能够形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人们的生活才会因而有所节度。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是为了形成有所节制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对青年学生来说,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习惯,将博闻强识作为一种自我追求,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积极而富有意义,而不断的学习也必然更有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我素养,实现更美好的人生。相反,如果没有了目标与节制,人生便很容易陷入到无意义的消极状态之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只是从学习这一方面来理解节的重要调节作用,其实概括地说,根据我们的自身情况,不断地培养和坚持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便是对“节”的履行。
让,并不是简单地退让,而是由发自内心的谦而自觉地表现为外在的让。只有做到内在之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谦君子正是对具备优秀品格者的美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十分重视谦,《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孔颖达曰:“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 [ 孔颖达.周易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韩诗外传》说:“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当然这些主要是从为人处事的角度来理解谦的功用。而从自我修养的角度来看,谦让体现出了谦虚、宽容与大度等多种优秀品格。我们继承传统礼文化中的“让”,并不是要事事忍让,而是要时常保持着谦虚之心,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进步,提高自身的修养。正如《曲礼上》对君子的诠释为:“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在强调博闻强识的基础之上,特别突出了“让”的品德,说明了“让”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位置。
二、敬、节、让与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敬、节、让不仅对提高个人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礼文化中所包含的对社会秩序的关注与维系作用也蕴含其中。由自我修养的敬,到对他人的敬,对工作的敬,对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敬;由自我节制到与他人交往时的宽容与大度,敬、节、让都可以推己及人,实现社会秩序的整体和谐。
礼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便是协调人际关系进而维护社会秩序。如何从“敬”来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首先便是对他人的尊敬。一般意义上我们说起尊敬,往往特别突出地指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尊敬。这与传统礼制中所强调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是一致的。然而实际上,传统的礼文化中除了强调上下等级关系之外,也包含着原始的平等与公平。《曲礼》中便保存有这方面的内容,例如:“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其中便体现了礼所包含的原始平等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曲礼上》提出: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1]强调了礼自卑而尊人的特点。“自卑而尊人”正是传统礼文化中对于人际交往所持的一种基本态度。这里的礼没有阶级统治上下尊卑之别,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无论上下尊卑,礼的这种精神约束着社会中所有的人,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富贵者,还是在社会底层的贫贱者,都不能够逾越礼。礼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相互的或双向的,互相尊重,才是礼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实现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除了对他人的尊敬,“敬”还体现在对我们所从事工作的敬以及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敬。对工作的敬,也即我们今天所讲的敬业精神。礼要求人们凡事要敬,礼的规定细致而繁复。但繁复的礼节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通过礼节的实行一方面体现出对事情的重视,突出礼节背后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通过具体而繁复的礼的实行来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与精神。今天我们继承传统礼文化中“敬”的精神,运用到工作事业中,便是要首先充分了解我们所从事每一份工作背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社会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敬业之精神,才能时刻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促进社会发展。
传统礼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思想,《周礼》中大宗伯掌管着对天地四方、山林川泽的祭祀以祈求神灵的庇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贾公彦.周礼注疏[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这些祭祀仪式是古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国家大事。虽然其中有愚昧或者借助神权以加强统治的成份。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感恩与保护生存环境的思想,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的。当然我们今天对传统礼文化的继承并不是要恢复传统的各种祭祀,而是要继承这种种祭祀礼仪背后所包含的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之情。只有具备了这种对自然的敬,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不至于为了当前的利益而破坏自然。
传统礼文化中的节制思想除自我节制之外,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仍有现实的意义。说起传统礼制,其中过分繁琐的礼仪规定和大肆铺张之举常常为人所诟病,但这些并非礼的本旨。在传统礼制社会中,统治者通过严格而具体的规范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典礼仪式如婚丧礼仪的规格进行节制与约束,虽然主要是为了彰显森严的等级尊卑,另一方面通过这样具体的规范对人们的行为也起到了一种约束节制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于浪费的情况。随着礼崩乐坏,没有了节制与约束,人们不再追求礼节背后的深层含义,而只追求外在仪式的奢华。现代社会中大肆挥霍与攀比之风频频出现,借铺张排场以显示个人的富有与尊贵,这仍然与礼乐文化中所包含的等级尊卑观念有关。但实际上这却是不懂礼的表现,《论语·八佾》中孔子曾经指出,“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5]这就是说礼并非为了追求外在的仪式,外在的仪式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行礼以慎重其事,节制人们的行为,宣扬这些仪式背后的深层内涵,借此以达到教化民众,促使社会和谐的目的。礼宣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行礼仪,不主张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铺张之举,《曲礼上》有“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1]的记载,正是这一意思的表达,因而过分的追求礼节的外在仪式恰恰是不懂礼的表现。今天我们继承“节”的思想,从个人来说通过自我节制有利于我们更加积极合理地安排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这种节制、节约的思想也有利于创建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孟子·公孙丑上》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让作为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有些时候却被人误解为一种凡事忍让的懦弱,这当然是应当摒弃的陋习。今天我们继承传统礼文化中的让,除自我修养之外,还表现在与人交往中的辞让、谦让、礼让等多种形式。简单地说,“让”即是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多为他人着想,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便是对让最好的履行,也是达到人际关际和谐融洽的桥梁。
结语
敬、节、让作为传统礼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求,是实现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也是古代君子品格的主要特征。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传统礼文化的基本精神,抛弃传统礼教中种种繁缛与迂腐的仪节,从敬、节、让做起,正是对传统礼文化的最好继承。而在个修养的基础之上,敬、节、让中所包含的种种教化之用便自然得到了发挥,成为营造健康人际关际以至与和谐社会秩序之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孔颖达.礼记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 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孔颖达.周易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
[6]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贾公彦.周礼注疏[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 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