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友,1970年生,山东省日照市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有: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史研究、中国古代儒家诗学研究等。2014年6月入选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独立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及学校项目多项。参与撰写国家级科研项目3个,省部级科研项目3个。已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等20余种刊物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应该关注的对象,而非某一个名词本身。以“正名”方式来考察事物... [详细]
洛阳地域文化主要类型有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精英文化、隐士文化、休闲消遣文化与丧葬文化。洛阳文化对士人团体的形成及其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影响到居洛士人与居籍洛阳诗人的诗歌取材、诗歌主题和诗歌风格。以儒学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育成了重视儒学精神的士人,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