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王国良

略论朱熹的功夫修养论

2018-01-31 10:18:00  作者:王国良 秦皖新  来源:中国孔子网

  摘要:朱熹认为要体验和达至道德本体、本原,需要有一套修养的工夫或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主敬立本、穷理致知、内外交养的修养工夫——“居敬穷理”。他着重强调了居敬穷理的涵养工夫,认为只有通过这层存养工夫,才能树立起人之本,达到生命的净化和升华。本文主要通过朱熹的居敬穷理论来考察他的功夫修养论。

  关键词:朱熹;居敬穷理;修养论

  朱熹认为要体验和达至道德本体、本原,需要有一套修养的工夫或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主敬立本、穷理致知、内外交养的修养工夫——“居敬穷理”。他着重强调了居敬穷理的涵养工夫,认为只有通过这层存养工夫,才能树立起人之本,达到生命的净化和升华。朱熹的工夫论与佛教的修养论有相同处,更有重要区别,对后世道德修养功夫的培养具有一定积极价值。

  一 、朱熹居敬穷理功夫的内容

  (一)“居敬穷理”论对二程的继承

  1、朱熹认为要体验和达至道德本体、本原,需要有一套修养的工夫或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主敬立本、穷理致知、内外交养的修养工夫。他称之为“居敬穷理”。“所谓功夫者,不过居敬穷理以修身也”[ 《朱子语类》卷二十八。][《遗书》卷十八。②《遗书》卷十八。③④⑤《朱子语录》卷十二。]。“居敬穷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程颐提出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这里所谓涵养,指涵养本心,即直接培养道德心性本原;致知,指省察事物之理。这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操持的修养方法。朱熹在论述这一方法过程中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尤其是他援引并创造性地诠释“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和“下学而上达”的思想资源,从而使他的修养工夫论更具理论色彩和理性务实精神,也更透显了其本体工夫合一的旨趣。朱熹继承这个观点,既重“尊德性”也重“道学问”,发展出他的一套“居敬穷理”论。

  2、“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道德修养与学问取得的关系问题。

  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八)前一句说了德性修养问题,后一句说了学问取得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晚年大加发挥,朱熹在《与孙敬甫书》中说:“程夫子之言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此两言者,如车之两轮,如鸟之两翼,未有废其一而可行可飞者。”在他看来,德性修养与学问取得是相联系的,一项也不可偏废。

  (二)居敬穷理的内容

  1、居敬涵养

  朱熹继承伊川的传统,特别强调居敬涵养的一面,他说:“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居敬也叫“持敬”,具有以下几种意义:

  ①收敛。朱熹说“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这说明朱熹所说的居敬要求人将身心收向内不使其放纵火散逸,此亦即收拾精神。

  ②谨畏。朱熹说:“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人内心时时处于一种敬畏的状态,而这种畏又并非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畏惧。

  ③惺惺。朱熹说:“敬只是常惺惺法,所谓靜中有个觉处,只是常惺惺在这里,靜不是睡着了⑤。”这说明朱熹所说的居敬要求人内心时时处于警戒、警醒的状态。

  ④主一。伊川曾说:“主一之谓敬[《朱子语录》卷十二。

  ②③《朱子语类》卷十二。

  ④《大学或问》卷一。

  ⑤《朱子语类》卷九。

  ⑥《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程氏遗书后序》。]。”朱熹则说“主一又是‘敬’字注解。”“主只是专一,改无事则湛然安静而不婺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这说明朱熹直接继承了伊川的“主一之敬畏”的主张,他们认为,敬即主一,主一即专一、无适。

  ⑤整齐严肃。朱熹说:“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而身心肃然,表里如一矣。”这说明朱熹与伊川一样将整齐严肃座位人之居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以上五种意义来看,朱熹所主张的居敬工夫要求人身心并重、内外兼修,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但又并非断念息虑而入寂的“枯木禅”,他所谓的“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②。”而朱熹之所以如此强调和重视这种居敬涵养的工夫,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使人做到一种自觉的警醒,同时更是为了使人追问心性之本。在他看来,人只有通过居敬涵养、存心养性,才能使其自身之心性光明纯洁,仁心仁性发辉朗照,从而做到“吾心湛然,天理粲然,无一分著力处,亦无一分不著力处③”。

  2、格物穷理

  所谓格物,朱熹继承伊川的观点,训“格”为“至”,“格,至也。物,犹是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穷理,在朱熹看来,其重心乃在于穷至事物“所当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④。朱熹认为只是“居敬”、“持敬”还不够,还必须省察事物之理,即于事事物物上体验道德之本体、本原。他主张的“格物穷理”实际上是要求人在人伦实践与性命本原上落实和求索。

  格物穷理反应在知行观上,就是在内圣外王之道中识理践理,以理作为之行的根据,作为二者合一的所以然。他认为只要着实下工夫一事一物的“格”,用力之久,便可豁然贯通。

  朱熹认为“居敬”“穷理”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彼此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他讲:“能穷理,则居敬功夫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益密⑤。” “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使本立而知益明,知精而本益固⑥。”因此他既反对片面地只讲“居敬”,也反对片面地只讲“穷理”。他说:“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若徒言正心,而不足以说事物之要,或精覈事情而特昧夫根本之归,则是腐儒迂阔之论、俗士功利之谈,皆不足与论当世之务矣[《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答张敬夫》。]。”这里批评了割裂居敬穷理的片面性弊病。

  二 、朱熹修养论与佛教修养论的异同

  朱熹认为要体验和达至道德本体、本原,需要有一套修养的工夫或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主敬立本、穷理致知、内外交养的修养工夫。

  朱熹的心性论与佛学思维方式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它又超越了佛学,并展开对佛禅的彻底排斥,而且对于在修行风格和特征上与佛教禅学相类似的陆九渊学说也持批评态度。 

  朱熹以前的儒学者虽然排佛不断,但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王道政治及夷夏之辨等立场去排斥佛教。尽管这种排斥也是十分激烈,有时甚至采取行政消灭的手段,但事实证明,佛教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不断发展。事实上,只有融摄了佛学的理论精华,建立起的新的儒学思想才能真正的超越佛学。这是思想更替的一般规律。朱熹排佛正是在吸取了佛学理论精华之后,建立了以心性论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

  (一) 佛教的道德修养论是一种重视心识作用的道德修养论,佛教十分强调心识作用,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以心为主,能治心才能修身,心性为空。佛教的道德修养之所以重视心识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除了下意识的行动之外,人的一切行为,均受意识活动的支配,因此佛教非常重视在心识方面的修行,在宗教实践方面重内心的自证自悟,在道德修养方面重视内心的修养。

  而朱熹的修养论是居敬穷理,重视内外兼修,识理践理,心性不是空,有实在的内容,就是理,性理一致。朱熹所强调的居敬、持敬、涵养本原,是对《大学》“诚意、正心”的继承和发挥。朱熹的“居敬”、“持敬”强调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道德自律、主体自主精神,使心地明澈纯一,不为私欲所遮蔽,这对于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道德理想信念与道德价值观,面对形形色色的外界诱惑,不迷乱、不动摇,朱熹的居敬、持敬及其发挥的诚意、正心思想,也会给予我们某种有益的启示。

  (二)朱熹修养论完成了儒学对佛教修养论的超越。朱熹在继承儒家道统的基础之上,汲取佛家理论优势,发展了宋明理学。第一,儒家对佛教一以贯之的心态所致,自佛教东渐传人中土,儒家学者便认为佛家为外来文化,非是正统,与佛教划清界线。朱熹作为儒家继承人,对佛家予以批判、排斥自是理所当然。第二,社会历史的因素与佛家自身原因之综合,自宋以降,特别是朱熹所处时代,社会政治格局就非常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佛教自身没有作出相适应的变化,难堪救世之任。虽然宋代时期佛家禅宗兴盛,在修行方法上有许多革新,但不乏有许多末流出现,同期也产生了许多流弊。太虚大师就曾评价当时禅宗“说大乘教,修小乘行”,僧人谈的是大乘法,而所行乃是小乘,只顾自度,不顾天下,许多僧人遁世离群或是自诩已悟落于狂禅,难怪会受到儒家学者的批评。这些因素也成就了朱熹理学开创了儒家思想的新时代。

  他虽然借鉴了佛学的理论成果,但又不受佛学思维的限制,能根据己意加以取舍,建立起超越佛学的理论体系。朱熹始终站在儒学的立场,并对儒释界限作出严格的区分。这就显示出了他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异又与佛教哲学有别的理论特色。

  三、朱熹的修养论的积极价值

  就中国而言,由于宗教(佛教、道教和其他外来宗教)所主张的修持是游离于、脱节于世俗生活的,而理学所主张的修养正是世俗生活本身,他的理学影响超过一切宗教。

  理在人心之中的先天性乃是以潜存的方式存在,且人心由于气禀而不能纯然天理,所以就需要人去做后天的功夫(以变化人的气质)。通过功夫并在功夫中,人才能逐渐识得心中之理,终至豁然贯通以实现心之浑然天理的境界。

  朱熹的“理”乃是外在于人心的,而且天下万物莫不有理,所以道德修养首先是一个道德认知即“格物穷理”的过程:“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①《大学章句》,《四书集注》。②《朱子语类》卷九。③李约瑟:《四海之内》,三联书店1987年版。]当然朱熹也重视“居敬”的涵养工夫,他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②所谓“居敬”,就是“收敛身心”的修养工夫,“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亦即禁绝不符合“理”的一切念头和言行。不过对“穷理”与“居敬”二者的关系,他主张“须先致知而后涵养”,因为“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如何地持守?也只是空。痛理会一番,如血战相似,然后涵养将去。” 

  李约瑟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③。朱熹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朱熹通过哲学的洞察和想象的惊人努力,而把人的最高伦理价值放在以非人类的自然界为背景。或者(不如说)放在自然界整体的宏大结构(或象朱熹本人所称的万物之理)之内的恰当位置上。根据这一观点,宇宙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道德的,并不是因为在空间与时间之外的某处还存在着一个指导一切的道德人格神,而是因为宇宙就具有导致产生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特性,当达到了那种组织层次时,精神价值和精神行为有可能自行显示出来。[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朱熹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综合为更高层次的有机体,这一思想非常接近于怀特海的有机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朱熹道德修养的基本主张在帮助人们完善自我品质,提升人格境界方面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居敬、穷理、自省、渐进、重行”作为朱熹道德修养论的基本主张,其思想精髓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今天乃至以后的人生修养都会给予极其深刻的启示。比如朱熹所强调的“以心烛理”。在加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去感悟人生道理,而我们的感悟能力,以及人生的“悟性”取决于什么呢?朱熹认为它就取决于我们的“心”,唯有用其“心”方能“烛”其理,才能使自己“心常光明”而不至于“昏昧”。比如朱熹所言之“变化气质”。其实,一个人积德修身的过程就是不断秉承天地之气,不断地增强自我内涵,不断地提升自我人格气质的过程。比如朱熹所倡导的人生之境。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惑,在朱熹看来,人生的困惑来自于“理”之未“穷”,“理未穷”故认知“惑”,认知“惑”则行为“谬”。故而人生应当在“穷理”中下功夫,只要我们坚持“益穷之”而“至于用力之久”,我们的人生就能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的美妙之境!凡此种种均闪烁着朱熹思想智慧的火花,对于我们今天之社会人生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朱熹的“居敬穷理”强调涵养工夫,他所主张的居敬工夫要求人心并重,内外兼修,做到心无妄思、外无妄动,同时使人做到自觉的警醒,使自身之心性光明纯洁。而“格物穷理”要求人在人伦实践与性命本原上落实和求索,在内圣外王之道中识理践理,反对空谈理性的空疏作风。这一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视为知识与德性有机统一的过程。知识与德性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他既反对片面地只讲“居敬”,也反对片面地只讲“穷理”。只有具备了“仁知统一”品格的仁者,才能将“行善”建立在“知善”的基础上,使“行善”达到理性的自觉。作为儒学的光大者,朱熹进一步阐述了“知善”与“行善”的关系。知善与行善的统一,是在居敬穷理的过程中实现的。真正的理想人格,应该是知识与德性的完美统一。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也就必然是居敬与穷理的统一。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