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王国良
未标题-5.jpg

王国良

王国良,男,江苏省江都市人,200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方向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结业;现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安徽大学“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孟子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与新儒学研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 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文化传统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之后,至少有四种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这四种传统是:自然意识、民本意识、生生不息传统、天下主义传统。自然意识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为一体;民本意识是指注重人民... [详细]

    2019-05-17 15:38
  • 论生生不息——儒家哲学第一原理

    中华文明和中国哲学具有源远流长的重“生”传统。孔孟与《易传》开辟了重生的哲学方向,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把孔孟仁学与《易传》“生生之德”结合起来,建立了理-仁-生三者贯通的本体论。阳明心学流派以生释心,以生释性,初步实现本体之生与人生之用的结合。气学派思想家戴震... [详细]

    2019-03-25 13:40
  • 王国良:鲲鹏精神

    庄子思想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即鲲鹏精神,是庄子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重大贡献,并成为中华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鲲鹏精神是大气磅礴的精神,是志存高远的精神,是积厚持久的精神。 [详细]

    2019-03-05 17:08
  • 试论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与生存观

    儒家从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立场来看待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本质同源,同时又从人高于自然的立场确立生存观,既利用自然、又爱护自然。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既与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区别,又有别于... [详细]

    2019-02-27 11:43
  • 从清静无为到奋发图强——《淮南子》的精神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文景之世黄老清静无为思潮风行数十年之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施之前,黄老清净无为思潮行将结束历史使命,时代精神表现出一个伟大民族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气息。该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气度,总结概括西汉前期百家流行之学,以道家老... [详细]

    2019-02-27 11:40
  • 论孔子仁学的精神

    对体现于周礼中的人文精神的概括与提炼,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孔子的仁学。仁学的精髓是人的主体精神。人类本质的共同性构成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仁学主体性不仅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而且是以天下为己任,承担对全人类责任。这是在历史上经常起进步作用的思想内容... [详细]

    2019-02-26 11:02
  • 试论儒学的准宗教性及其社会功能

    中国先民对天帝天命具有纯朴的信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相信天帝人格神的存在,对天帝的信仰具有原始宗教性质。西周末年社会动乱,民众中出现怨天、恨天、疑天的思潮,怨恨天的不公正、不仁慈,逐渐意识到人的作用,即天道远,人道迩,但对天命的信仰并未完全断绝,人们... [详细]

    2019-02-26 10:58
  • 朱熹与李退溪义利观比较研究

    退溪哲学是朱熹哲学在韩国的绍述继承与创新发展。二者既具有共同的思想文化根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朱熹与李退溪的义利观既有重义轻利的共同点,又有思想资源继承、理论侧重点的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认识中韩儒学的共性与差别。 [详细]

    2018-02-27 15:36
  • 朱熹与新安理学的现代价值

    朱熹完成集大成的理学体系,实现了儒学创新。朱熹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祖籍徽州歙县篁墩,朱熹理学通过徽州地区门生弟子的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安理学学派。朱熹就是新安理学的创始人。朱熹理学学派通过教育传播渗透到世风人情、族规民约之中... [详细]

    2018-02-27 15:34
  • 略论朱熹的功夫修养论

    朱熹认为要体验和达至道德本体、本原,需要有一套修养的工夫或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主敬立本、穷理致知、内外交养的修养工夫——“居敬穷理”。他着重强调了居敬穷理的涵养工夫,认为只有通过这层存养工夫,才能树立起人之本,达到生命的净化和升华。本文主要通过朱熹的居敬穷理... [详细]

    2018-01-31 10:18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