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员、教授。现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学术委员暨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儒学学会法人代表兼执行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暨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本人自198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委党校执教并于1984年调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担任所长开始,长期从事阳明学派资料的整理和阳明学的义理研究,也参与了一些重要学术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现就主要行迹回顾如下。 [详细]
关于阳明学的理论结构问题,近现代乃至当代众多学者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形而上”的内圣之体的哲学研究,津津乐道于解说其“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而忽略对其“形而下”的外王之用的研究,对其“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则略而不论。 [详细]
几乎人人都知道“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但在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如今被忽略以至鲜为人知的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向被大众赋予了只要学问做得好就可以做官的功利主义意味,更有一些领导干部用“仕而优则学”这句话为自己的“镀金”学历做合理性论证。然而这些都... [详细]
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由孔子奠定理论基础,由孟子、荀子加以阐发、汉儒加以系统化、宋明儒加以本体化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儒家道德伦理以人为中心,关心生命的永恒意义,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道德的权威、人格的完善、家庭与社会的伦理秩序以及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其核心概念是...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充分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例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 [详细]
对于儒学的性质定位及其根本精神,学界解说不一,或曰“伦理本位主义”,或曰“泛道德主义”,或曰“道德理想主义”。我认为,儒学是“以德为体,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而集道德、伦理、政治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其根本精神就是道德人文精神。 [详细]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城区兰亭乡仙霞山)。 [详细]
4月22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承办的尼山书院阳明学公开课在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开讲。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知名学者吴光以《王阳明的生平事功及其思想主旨》为题讲授阳明学公开课第一讲。 [详细]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则有所谓吴越文化或曰越文化。 [详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着重运用黄老道家的如下思想智慧:贵“因”思想;“待时而动”;善于运用“无为、有为”的辩证法;兼取众长与多元和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