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王蔚

由“放于利而行多怨”扯开去

2019-09-20 13:48: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

  山东财经大学王蔚

  (2019年9月19日)

  《论语里仁篇》当中有一段很简短的话:“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利不加任何限制,一味依照“利”而行事,则会怨声四起,甚至惹的怨声载道。

  有许多学者探讨孔子的义利观,就此还写了很多的文章。当然孔子是讲义的,孔子讲,“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但孔子也不是不讲利。《论语》中讲,“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不是不讲“利”,只是讲的少。

  义是什么?义是义务和担当也,义意味着付出。利意味着利益,利意味着收入。

  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的。

  就人的本性而言,一般是不大愿意付出,但是希望能收入。好多人做着不劳而获、天上掉馍馍的美梦。

  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所谓等价交换,我理解就是付出与收入相等。用孔子的话语体系就是义与利相等。

  为什么孔子强调义而罕言利呢?不是孔子不懂义与利相等的道理,而是孔子太明白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实际上就是希望尽义少而获利多。

  在孔子的话语体系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君子,另一个是小人。君子与小人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关于义利的态度。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如果一个人坚持义大于利,这个人就是君子。如果一个人坚持利大于义,这个人就是小人。

  当然,这只是君子与小人区别的一个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区别君子与小人。

  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教育,小人是可以变成君子的。

  孔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是对统治者讲的。意思是,如果你认为老百姓做得不错,那就由他去。如果你认为老百姓做的不对,那就要教育他。

  孔子最担心的是一个社会“放于利而行”,放于利而行最大的后果是人越来越不义。不义者,不尽自己的义务也。人如果不尽自己的义务,不承担自己的职责,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进入混乱状态。

  孔子最看不起不尽义务的人。孔子把这种人当做懦夫。

  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孔子这句话,就想到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虽然这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特朗普是一个商人,并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这一点毋容置疑。

  但就是这位商人,却当了美国的总统。美国人吃惊,全世界的人也吃惊。

  特朗普当总统快三年了。这三年来,特朗普搅得世界很不安宁。

  特朗普强调美国第一,美国优先。为此,他带领美国退出了许多国际组织。

  而很多这些国际组织一直由美国领导,并且由美国人提供经费。

  后来普朗普掀起了贸易战。这贸易战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他的盟国。连美国的近邻墨西哥他也不放过。大家应当对特朗普修墙的事不陌生吧?特朗普为了修墙,甚至不惜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当然由于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首当其冲。

  原来总认为这贸易战是说说的,谁知道这特朗普玩真的。

  特朗普把话说的很清楚。通过加征关税,从贸易对手那里弄点钱花花。

  对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5%的关税,只关税收入一次就是450亿美元。

  现在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按此计算,这4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50亿元。

  这不是在明目张胆地抢钱吗?

  特朗普明目张胆地“放于利而行”的行为惹起中国及其他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弹。

  中国抗议,出台反制措施;其他国家也奋起反击,出台很多反制措施。

  抬眼望去,特朗普很孤立,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也很孤立。

  估计特朗普没有读过《论语》,不知道孔子讲过“放于利而行多怨”的话。但即使知道了,特朗普也不一定会改变。谁让特朗普是一个典型的“小人喻于利”的典型呢。

  (写于2019年9月19日)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